本报记者 张勤峰
16日,央行维持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量200亿元,全周实现资金净回笼450亿元,为本轮逆回购操作重启以来首次单周净回笼。市场人士指出,当前流动性较为宽裕,证券市场运行正恢复常态,恐慌情绪逐渐消散,央行有序减少逆回购操作在意料之中,不会对流动性状况和预期造成太大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可能更多转向定向或结构性调控,但将保持偏松取向,流动性保持适度宽裕几无悬念。
全周净回笼450亿元
' 公告显示,央行16日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交易量200亿元,与14日创下的6月份央行恢复此项操作以来最低值持平,全周共开展逆回购操作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全周无变化。由于本周有85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回笼,因此全周央行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回笼450亿元,这也是本轮逆回购重启以来的首次单周净回笼。
在14日央行逆回购操作缩量,单日净回笼资金300亿元之后,市场对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出现资金净回笼已经有心理准备。分析人士指出,6月下旬,央行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原本就定位于短期性的流动性干预措施。跨过半年末时点,银行体系流动性恢复宽裕,加上证券市场波动趋缓,交投逐渐恢复常态,央行减少逆回购操作甚至逐步撤出也是顺理成章。
6月中下旬,货币市场因为' 大盘股发行与半年末金融监管考核因素而波动加大,流动性有所收紧,在银行体系超储率并不低,货币总量宽裕的背景下,央行重启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分析人士指出,重启逆回购既可增加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给,安抚市场情绪,也便于事后退出。不过,恰逢A股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央行流动性操作的重心也顺势向股市维稳倾斜。此后市场资金面平稳跨季,资金利率自6月底便见顶回落,但可能考虑到稳定证券市场情绪的需要,央行仍维持逆回购滚动操作。最近随着A股市场基本止跌,并逐渐回归正常轨道,央行短期流动性操作力度顺势下调。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并不缺乏短期资金,央行维持逆回购操作的必要性不强,未来可能逐步暂停,但也可能继续保持滚动操作,因下半年流动性面临的季节性扰动因素较多,维持逆回购操作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并在必要时发挥利率指引的作用。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隔夜利率再小涨1.5bp至1.27%,7天利率则小跌2.4bp至2.44%。更长期限的回购利率涨跌互现,3个月品种下行27.6bp至3.15%。资金交易员表示,16日回购市场流动性均衡略松,除隔夜外其他期限资金供给充裕,需求主要集中在7天以内,显示投资者对中长期流动性仍较乐观,而隔夜资金需求持续旺盛,交投最为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场上成交量最大,也最具指标意义的短期利率,隔夜与7天回购利率近期走势出现了持续的背离。自7月3日以来,7天回购利率下行近50bp,隔夜回购利率却上涨约10bp;两者利差也从月初时的178bp收窄至116bp。
对此,有交易员指出,6月底以来,7天及更长期限的货币市场利率均处于下行走势,且市场上融资难度明显下降,显示货币市场流动性确实在不断改善。隔夜利率的上涨可能与短期资金需求较旺盛有关,另外,隔夜利率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低估,面临合理修复。
短期看,由于' 新股发行暂停,资金面不利因素主要是企业缴税、分红等。这些因素可能增加短期资金的需求。据交易员反映,月初以来隔夜资金需求一直比较旺盛,一度出现供求偏紧的状况,因此限制了利率水平的下行。此外,隔夜资金需求也可能并不完全来源于缴税、分红等因素。
据统计,隔夜与7天回购利率的利差历史均值约为50bp,但6月底、7月初一度达180bp左右,目前仍超过100bp。这意味着,隔夜利率存在相对的低估,有融资需求的机构自然更加倾向于借隔夜资金,从而增加需求,迫使隔夜与7天利率利差收窄。
市场人士指出,5月底时,隔夜利率一度接近1%关口,处在历史低位,较历史均值低出120bp左右。往后看,随着实体需求复苏和银行放贷意愿上升,加上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信贷投放及债务融资有望继续扩张。在此过程中,银行备付金面临自然消耗,而央行货币政策可能倾向稳货币、宽信用,更加注重定向或结构性调整,因此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难以回到5月份极宽裕的水平,资金利率或难以回到前期绝对低位,但经济复苏和需求扩张的势头尚需稳固,担忧货币政策转向大可不必,未来流动性总体无忧,货币市场利率仍将在较低水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