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8月04日讯 反弹如期而至,二次探底带来的痛苦和煎熬终于有离去的迹象。
自7月24日' 大盘再次开始调整以来,截止周一,不少' 个股下跌幅度超过4成,尤其是一些' 互联网+概念的' 股票 ,几乎全部沦陷。而在7月9日到7月23日的一波强反弹' 行情中,翻倍的股票 达到17只,涨幅超过80%的个股98只,军工股表现最为出色。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军工,从去年到今年,涨的最好的是这些,跌的时候,调整最厉害的也是这些板块。哪怕很多公司' 业绩非常一般,但只要有预期,有故事,投资者就会对它一直眷恋,百般不舍,那怕它一度让你套的死死的,你还是愿意把它当做价值股来对待,好像隐约中有某种情怀-宁可在' 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有时候我一直疑惑,明明有的东西很便宜,20倍的市盈率一抓一大把,无人问津;200倍的市盈率的东西,却纷纷抢购。有人告诉我,这是估值,叫戴维斯双击,没有人愿意去选择一个行业景气度下降的公司。
可是,同样一个公司,在同一个时期,可以承受400倍的市盈率,但2个月后也可以发生腰斩之后再腰斩的情况。显然,仅仅有预期和故事是不够的。
也就是说,预期和未来估值能够成立,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比如5月的次' 新股,整轮牛市的互联网、军工、' 工业4.0,只有市场情绪向上,建立在云端的估值才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反过来,当市场情绪反转,亏损效应出现时,这类股票 就会陷入估值和业绩的双杀。
这就是为什么前期,短短两周时间内,不少曾经的好股纷纷腰斩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投资者勇敢抄底原因,因为当泡沫被捅破,业绩的差劲才会赤裸裸的呈现到投资者面前。
在下跌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重视这个公司的真实业绩,这个时候,你的情绪已经转为负面,直到你的信心被摧毁割肉出局的那一刻才解脱。
整个市场的情绪传导过程也非常类似。
而一旦行情开始转暖,重新吸引投资者,并给予买进信心的还是预期。这个时候,市场的情绪是乐观和进攻性的,投资者在乎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预期能够上涨的高度,预期和未来估值再次成为投资逻辑的基石。
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不管你承认与否,预期和情绪经常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尽管我们学习' target='_blank' >巴菲特,模仿巴菲特,可是我们永远成不了巴菲特。
我们没那个耐心,忍不到那个价格,即使有那个耐心,由于投资者的群体行为,99%的概率不会真正给到你的那个心理价格。所谓的安全边际,真的非常非常难,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业绩为王,短期来看,可能是吧,因为情绪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只不过,' 炒股一个“炒”字,已经定性了市场行为的精髓。
未来,人气指数最高的,最多拥簇的,还是那些曾经伤你最深的票。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