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夏村
种种迹象显示,A股持续调整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7月以来,公'私募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发行困难已成普遍现象,产品募集规模较6月份大幅下降,一些产品不得不延长募集期。同时,' 信托、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开始升温。与长期固收类产品相比,目前资金更多地涌入短期固收类产品,如1个月、3个月期的现金管理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资金从权益类产品转移至固收类产品可能具有一定短期特征,显示权益类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但如果A股出现趋势性反弹,观望者的预期可能随之改变。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在社会财富再配置的过程中,' 股票 资产配置提升的空间仍很大。
权益类产品滞销
“现在权益类产品的募集很困难。”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感慨说,近期该公司发行的一只偏股型基金不得不延长募集期。这并非个案。Wind统计' 数据显示,7月共新成立41只公募基金,较上月的137只大幅减少。其中,7月共成立17只股票 型基金,募集规模为53.94亿元,较6月的882.88亿元大幅下降,创去年10月以来单月规模最低。7月共成立18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174.35亿元。不过,当月证金公司通过华夏、嘉实、南方、招商、易方达等5家基金公司新成立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2000亿元,意在借“基”入市。剔除这2000亿元资金后,7月混合型基金的成立规模仅174.35亿元,而6月成立规模高达1280.13亿元。
在新产品“滞销”的同时,近期公募基金面临一定赎回压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股票 型基金的份额为10034.03亿份,较6月的11045.16亿份减少1011.13亿份,减少9.15%。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获悉,目前公募基金的赎回压力主要来自散户,机构客户尚未出现较大规模的赎回。
私募基金7月的发' 行情况也不乐观。Wind数据显示,7月共发行390只阳光私募产品,发行规模为167.3亿元,6月则分别为1435只、359.33亿元。其中,股票 型阳光私募产品7月的发行数量为354只,规模为159.1亿元,与6月的305.45亿元相比近乎“腰斩”。
对此,某资深公募基金经理认为,近期A股下跌导致风险偏好下降。曾成功预言此轮牛市的'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经过近期市场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投资者的预期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市场乐观情绪明显减弱,体现为看好市场趋势向上的投资者大幅下降,这种下降同时体现在大、小盘股票 上;二是看好大消费类的投资者比例渐渐提升,防御性机会渐渐得到市场重视。
固收产品升温
与权益类产品“滞销”相反,近期固定收益产品逐渐升温。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人士表示,前一段时间客户配置阳光私募产品的特别多,但A股大跌后,客户开始担心风险,目前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要多一些。另一家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近期该公司发行的一款基建类集合信托计划出现了“一抢而空”的现象。
近期大量资金涌入债市,推动债市轮动上涨。私募机构鹏扬投资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勾晨晨认为,近期进入债市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IPO暂停后,打新资金寻找新的投资标的;二是近期A股大跌后,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由于大量来自权益类市场的资金' 申购债券基金,迫使债基购买相关标的,导致近期债市大幅走高,收益率出现偏离正常定价区间的情况。不过,这些资金转投固收类产品可能只是短期行为,一旦股市情形发生变化,资金就会原路返回。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后,资金更多地涌入短期固收产品,显示出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上述信托公司财富中心人士透露,相对于期限长的固定收产品,目前客户更倾向于配置短期产品,如1个月、3个月期的现金管理产品。
门槛更低、操作更为便捷的场内交易型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明显。以' 华宝添益为例,据上交所数据,截至8月4日,该基金的总份额达14.7亿份,较6月末的5.02亿份增长近两倍,以近期成交均价计算,涌入资金约968亿元。
' howImage('stock','1_601377',this,event,'1770') 兴业证券(' 601377,' 股吧)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从社会财富再配置的角度看,股灾之后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杠杆牛”需要休整,但从股票 占居民家庭财富的比例、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权益类投资占比、证券化率等指标来看,股票 资产配置提升的空间仍很大。现在' 大盘仍处于相对低位,观望的“滑头”将随着反弹而改变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