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howImage('stock','2_000166',this,event,'1770') 申万宏源(' 000166,' 股吧)证券 桂浩明
当市场屡屡出现“千股跌停”的场景时,不能忽视其所提示的信号,更不能因为此时金融等蓝筹股有所反弹而认为救市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9 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再现“千股跌停”的局面。在高层明确提出稳定市场要求,同时股指又普遍低于7 月初大规模救市开始前的位置这一背景下,此种状况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风险不小
不能说有关方面放任不管市场,事实上就在这几天,盘面显示是有大资金在入市,它们重点买入的是银行等蓝筹股,并且利用其权重作用,对股指进行了有效的干预,以致市场上出现了尽管' 大盘只下跌1%,但是绝大多数' 股票 却都在下跌,并且有大面积跌停的态势。
由于当今股市上金融等蓝筹股的自由流通股数量并不多,并且主要是为机构所持有,而广大普通投资者通常很少持有金融等蓝筹股,因此他们不得不直面“千股跌停”的严峻现状。由此也反映出,现在的市场依然面临不小的系统性风险。对于这个人们时时能强烈感受到系统性风险的市场而言,是很难得出救市取得了巨大成果的结论。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之所以要救市,就是为了改善流动性,避免风险蔓延,危机银行及社会。这是有道理的。但与此同时,什么叫改善流动性?股票 跌停,实际上就意味着在某个特定的时段,它的流动性丧失了,这是否要救呢?不顾“千股跌停”的实际,通过拉抬金融等蓝筹股,虽然可以营造一个指数跌幅相对有限,大盘基本被稳住的表象,但显然这并不能准确地揭示市场的实际情况,由此所产生的指数维稳局面,一方面是失真的,另一方面也会向外界发出一个虚假的信号,从而对有关方面构成误导。
价值投资?
可能还有人会说,现在机构资金入市,就是要树立投资理念,起到鼓励价值投资、抑制过度投机的作用。显然,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价值投资是否就等同于买入蓝筹股呢?
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背景下,许多传统的蓝筹股其实前景是大受挑战的。包括银行股,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长很多只有1%,同时坏账则在明显上升。这个时候集中买入银行股,是否就是最高明的价值投资呢?
在“两桶油”上,其实问题更加严重。人们发现由' target='_blank' >于利润明显下降,现在它们的市盈率已经不低,之所以仍然被称为蓝筹股,恐怕更多是习惯之所然。而把这些股票 作为救市资金集中入市的对象,虽然对指数会有影响,但在投资理念上却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也许,基于7 月份救市资金在介入其他股票 时被广泛质疑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现在救市资金在这方面比较谨慎。但其实如果借助指数化投资,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应该说只要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一些并不公允的责难也就不会被市场接受。
套利空间
时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这就是有人发现新的增量资金连续多日都集中买入金融等蓝筹股,而对其他股票 则基本是回避的。于是,也就有人在其他股票 上大肆做空(这恐怕是导致“千股跌停”的重要原因),而与此同时则不断跟风买入金融等蓝筹股,当然这样做肯定不是要“为国接盘”,而是图差价。由于现在指数也没有真正稳定,新的增量资金不得不持续买入金融等蓝筹股以达到其目的,这样就为其他资金的套利提供了机会。人们尽管可以在道义上谴责这些投机资金的行为,但反过来也不能不说,正是一些并不高明的操作,导致了套利空间的暴露。结果是钱化了不少,但指数并没有真正稳住,而市场格局依然严峻。
以行政力量组织资金救市,这在中国股市上是破天荒的,大家都没有经验,其中出现一些不够完善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目标还是要明确,并且衡量的标准也是要准确的。当市场屡屡出现“千股跌停”的场景时,不能忽视其所提示的信号,更不能因为此时金融等蓝筹股有所反弹而认为救市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进一步说,要市场真正稳定下来,并且常态化运行,就必须有效解决“千股跌停”的问题。简单想想就会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发行的' 新股中,是金融等蓝筹股多,还是其他股票 多?现在难道可以把拉抬金融等蓝筹股作为稳定市场的全部举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