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热议“' 保险丝”指数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始于' 美国,后被日本、' 法国、' 韩国、新加坡等诸多国家所引用。经过' 数据统计之后,笔者认为,熔断机制对于减缓股指波动具有重大作用,熔断机制的推出,或可加快去行政化步伐,减缓市场剧烈波动,丰富政府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库。
1990年、1991年上证所和深证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入规范化运行状态,市场成立初期,因上市公司' 股票 数量较少,在赚钱效应吸引之下,成为人人疯抢的稀有投资品种,再加上市场成立时间较短,机制不成熟,内幕交易、坐庄盛行;1996年12月16日我国推出涨跌停板制度,以上证综指为例,数据区间选取1990年12月19日到2015年9月9日,以1996年12月16日为分界线,前区间称为A,后为B。统计显示,在A区间,共有6次涨跌幅超过20%(-20%),31次涨跌幅超过10%(-10%),141次涨跌幅超过5%(-5%),在B区间,仅有82次涨跌幅超过5%(-5%)。2014年年底至今,发生了14次,统计显示,涨跌停板制度对减缓市场波动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弊端在于降低了投机与恶意操纵成本。2010年我国推出' 股指期货之后,由于' 期货实施T+0交易,股市实行T+1交易,不利于中小股民风险管理,涨跌停板制度已无法很好保证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熔断机制的推出将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
熔断机制始于美国,于1988年10月19日推出,即“八七股灾”一周年,意义深刻。当时美国市场无涨跌停板制度,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将对市场带来灾难性打击,1987年10月19日当天,道' target='_blank' >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在推出熔断机制之后,市场几乎再无出现大规模股灾。
根据数据统计,以' 标普500指数为例,数据区间选取1927年12月30日到2015年9月9日,以1989年10月21日为分界线,1927年到1989年为A区间,1989年到2015年为B区间,A区间共有3172个交易日,B区间共有1404个交易日。在A区间,指数涨跌幅在区间±5%之外共有169个交易日,占比5.33%,指数涨跌幅在±2%之外有993个交易日,占比31.31%,指数涨跌幅在±10%之外的巨幅波动有24个交易日,占比0.76%。以此类比,在B区间,指数涨跌幅在±5%之外共有49个交易日,占比3.49%,指数涨跌幅在±2%之外有410个交易日,占比29.20%,指数涨跌幅在±10%之外的巨幅波动仅有6个交易日,占比0.43%。从以上数据对比来分析,熔断机制对市场大幅波动起到了重要的冷却之效,1989年之后,市场只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出现过一次18%的跌幅。
其他国家,以日本为例,当期货价格超过标准价格和公平价格的特定范围,期货交易将会暂停交易。暂停交易的时间为15分钟。如果暂停交易发生在上午收盘前的15分钟内,暂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盘前执行,下午开盘不进行补时。韩国和新加坡基本类似。当潜在交易价格高于参考价格的10%时,则触发5分钟或10分钟的“冷静期”,随后进行集合竞价。法国依旧存在股票 涨跌幅限制,全日每只股票 最大涨幅为前日收盘价的21.25%,最大跌幅为18.75%。如果价格波动超过前日的10%,则暂停交易15分钟。诸多国家实施熔断机制之后,较好实现了市场预期,减缓市场的大幅波动。
综上所述,熔断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减缓市场波动。笔者认为,熔断机制是金融市场深化的一个制度设计,深化金融市场需要诸多完善的制度设计协调配合,比如上市与' 退市、恶意操纵的惩罚与事前监控等,管理' 现货指数风险,股指期货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去行政化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备环节,熔断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去行政化步伐,对金融市场走向成熟、减缓市场波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target='_blank' >广州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