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涨杀跌是一种从众心理,也是一种羊群效应,触发熔断点的暂停交易,十分类似于排球赛中的“暂停请求”,通过暂停交易给投资者一个宝贵的时间思考、冷静,并能向专家或亲朋好友请教,以降低情绪化操作的风险
◎ 文 《法人》 见习记者 辛颖
随着9月21日“熔断机制”征求意见期限的截止,这项几乎已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在正式出台前是否还会调整,市场仍在揣测。
对于熔断机制,欢迎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但不论支持者还是质疑者,均认为应科学设计中国版本的熔断机制,杜绝将其作为股市利好的手段,回归其调整市场的本质。
就熔断机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以及政策落地前后如何完善、细化等相关问题,《法人》记者专访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 研究所所长' target='_blank' >董登新教授。
熔断阈值仍待商榷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触发5%熔断阈值时,暂停交易30分钟,熔断结束时进行集合竞价,之后继续当日交易,14点30分及之后触发5%熔断阈值暂停交易至收市。
对于熔断阈值的设定,业内一直有不同的版本,认为这是熔断机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标准问题之一,过高和过低都将不利于效用的发挥。
而就在9月16日,A股出现大幅上涨的' 行情,沪深300在下午14点41分时涨幅超过5%,若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已经触发熔断机制,且将持续至当日收市。
有业内人士指出,5%这个阈值的设置可能会导致熔断频率太高,从而进一步导致当天交易时间缩短,不易于释放流动性。不过在董登新看来,5%的阈值是根据股市涨跌幅的历史' 数据研究而形成的,符合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
董登新认为,熔断机制只是针对' 大盘波动而设置,由于7%的熔断点现实中很难触发,而5%的熔断点有可能触发,但只有半小时暂停交易。因此一般情况下,熔断机制对投资者的影响不大。而且只有当系统性风险增大时,才有可能触发熔断机制,这将有利于减缓市场波动风险。
“14:30之后触发5%的熔断,对流动性影响较小。如果去掉5%的阈值限制,那仅有极端条件下才能触及7%阈值的限制,那熔断机制就纯粹是一个摆设了。”董登新表示,目前新加坡的熔断阈值设为三档:10%,20%,30%。而这样的设置在实践中作用并不明显,且他们股市本身的波动就比较小,所以熔断阈值较高,档位也较多。
“而我国的市场波动非常频繁,所以设置上就是要比他们低一些,才更合理。如果经常触碰到熔断值,那么档位越多带来的操作复杂性也会随之增加。”董登新告诉《法人》记者。
此外,目前' 股指期货市场和' 现货市场基本上是同步趋势,熔断阈值对' 期货市场有着同样的作用,可以实现限制股指期货的波幅。
而对于拟实行的熔断机制时间设置方面也与其他市场有所不同。目前,纽交所规定当7%和13%的跌幅发生时,会有为期15分钟的暂停交易时间。而我国的熔断制度目前设定了双向阈值,而暂停时间也相对较长。
有观点就此建议,这个5%的上涨熔断应该取消,仅对5%的下跌幅度实施单向熔断更为合理,这样也比较符合目前我国股市下行的现状,缓解市场压力。
“同样,熔断时间过短,对于我们的波动频率来讲意义不太,因为市场可能还没有达到有效的冷却。”董登新说道。
投资者应学会用脚投票
“我觉得从近期形势来看,对于股市的监管将会是一个大浪。监管层目前显现的姿态,应该可以透露出两个主要的信号:第一,证监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场监管上;第二,可以看出,法治化的建设制度在增强。”董登新如此评价近来的监管政策变动。
董登新认为,严厉打击股市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净化证券市场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监管层的动向也表明,在救市中重回市场化、法制化的正常通道,对于救市来说是积极的信号,将给投资者以信心。
“要想达成市场稳健运行格局,就必须完善游戏规则,加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改革力度,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市场化是法制化的基础,法制化是市场化的保证,而市场化与法制化则是国际化的前提。”董登新说,如果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改革顺利,则解除资本市场的过度管制、股市去行政化的阻力就会更小。
“追涨杀跌是一种从众心理,也是一种羊群效应,触发熔断点的暂停交易,十分类似于排球赛中的‘暂停请求’,通过暂停交易给投资者一个宝贵的时间思考、冷静,并能向专家或亲朋好友请教,以降低情绪化操作的风险。”董登新表示,对于熔断机制落实到投资者身上,更多的可以看作是一场“心理战”。
熔断机制虽无法改变追涨杀跌的市场惯性,但它能阻缓惯性,降低大盘涨跌速度,这对平复市场信心有一定帮助。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规避熔断机制触发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会“用脚投票”“自我保护”。
“在泡沫过大时,应提前“用脚投票”,主动退出市场,保住战果、落袋为安,不必飞蛾投火、火中取栗。”董登新告诉《法人》记者,当市场处于熔断状态时,股民交易也应当顺应市场形势回复理性分析,待股市恢复正常再做交易决策。在此期间,可以尝试寻找替代投资品种,填补投资空档期。
' 个股熔断可做后备
虽然熔断机制备受期待,但是对于落实后的真正效果还有待实测,虽然有人认为这是最后一张底牌,对于拟实行的熔断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董登新建议应充分利用备用修补机制,也就是《征求意见稿》中尚未提及的个股熔断。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除规定针对' 标普500指数下跌一定程度将触发熔断机制外,还特别针对个股设有熔断机制,当某只' 股票 的交易价格在五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须暂停交易。
2010年5月6日,美国' 道指一度出现千点暴跌之后,根据美国证交会(SEC)与主要交易所及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达成的方案,这一机制将首先应用于' 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
当时美国监管部门与六个主要交易所达成一致意见,将在股市出现价格巨大波动时,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交易。且熔断机制不应只适用于' 标普500成分股,而应当将ETF基金以及其他它个股的熔断都纳入到考虑范围。每个品种具体的熔断点可实施“差异化”,可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分别设定,不应在实施的时候“一刀切”。
针对个股的熔断机制为标准普尔500种股票 价格指数成分股等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如果在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证券和其他流动性较弱的证券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董登新提出的具体方案,在指数熔断的基础上,把影响指数的少数大盘权重股,设置更多的熔断点。
“毕竟大盘熔断导致的交易全部暂停还是会带来比较大的问题,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可以在沪深300中选择20只权重股,个股熔断阈值要比指数熔断阈值更低。这样才能使关键的大盘权重股波幅更小,也就从整体上降低了大盘熔断的概率。”董登新说道。
此外,考虑到股市上仍然有一些垃圾股、小盘股可能会出现过度投机的情况,加之控盘、坐庄也屡屡出现。所以董登新认为,涨跌停板制度还是要配套存在。
“个股危机也要控制,我们的制度目前已经是这样设定的,所以也不宜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情况。”不过董登新最后强调,是否有必要引入个股熔断还是要看熔断机制落实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