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2019年不足5天,回首2018全年,
全球零售
外汇行业备受监管政策收紧冲击,进而导致整个行业格局逐步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动态因素使得
全球主要零售
外汇经纪商
交易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英国、塞浦路斯和德国等欧盟国家于2018年1月3日正式实施监管新规 欧盟
金融工具
市场指导(MiFID II),这是针对欧洲各国零售
外汇、差价合约等
金融衍生品的全新监管法规。不言而喻,这对整个欧洲零售
外汇及差价合约行业来说,是一场 灾难 。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一个
市场。2017年一季度,澳大利亚政府通过零售
外汇客户资金必须隔离存放的监管法规后,澳大利亚
证券与
交易委员会(ASIC)监管下的经纪商似乎获得了更多
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经纪商们也在不断调整运营
策略,以适用随之到来的新规。不过,相对欧洲经纪商而言,澳洲经纪商
交易量整体表现不错。
如果你是持续关注
全球零售
外汇行业的从业者,应该会发现,从2017年开始,
全球主要零售
外汇交易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
外汇行业及
市场不稳定及监管趋严等一系列综合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
在汇商传媒获得的官方或公开的
数据显示,日本零售
外汇经纪商
交易量仍处于领先地位,但较往年
数据整体下滑。以下是汇商传媒根据已有
交易量,对2018年
全球交易量最大的10家零售
外汇经纪商做了一个简单的排名,仅供参考。
这些大型的经纪商分别是:GMO Financial、DMM.com、IG Group、Exness、IC Markets、Saxo Bank(盛宝
银行)、YJFX(雅虎
外汇)、Gain Capital(嘉盛集团)、FXCM(
福汇集团)以及Rakuten Securities(乐天
证券)等。

来源:汇商传媒《2017-2018
外汇行业报告》
此外,还有Gaitame.com、CMC Markets、Interactive Brokers、SBI Securities、Oanda、Pepperstone、Tickmill等
交易量较大的经纪商。
汇商传媒认为,在进行
交易量评估时,最少应该选择经纪商过去3个月以上的日均
交易量进行计算。一家经纪商的日均
交易量应该在至少在30亿
美元以上才能算得上规模较大。
从大区域来看,在汇商传媒收集的
数据显示,澳洲零售
外汇经纪商的
交易量出现了大幅上升,美国和英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一点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说,澳洲ASIC监管的经纪商似乎所到了更多
投资者的青睐。
此外,英国正处于监管风暴中心,严重影响了
交易量的增长,且预计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随着英国等欧盟国家的新规实施,零售
外汇经纪商的
市场份额将有可能逐渐从英国发生转移,这点似乎不可避免。
至于美国
市场,我们知道自从2008年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监管
机构针对零售
外汇行业监管甚严,也导致不少经纪商被迫退出美国
市场,包括2017年初
福汇集团(FXCM)退出,并从纽交所摘牌退市。对于美国零售
外汇行业而言,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一个转折点。
Oanda在
交易量方面一直维持稳定态势,嘉盛集团(Gain Capital)在收购
福汇美国客户后,成为美国
市场的领头羊,
交易量也出现一定幅度增长。Saxo盛宝
银行及IG集团在英国
市场也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