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6日,中国证监会表示先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已缴款的企业的发行,并考虑年底前重启IPO。同时改革' 新股发行体制,取消新股' 申购预缴款制度。
我们认为本次重启IPO对股市和债市的抽水影响可能并不显著。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取消了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导致打新资金冻结冲击市场流动性的力度进一步弱化。IPO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很大,在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不必过度反应。
【1】 我们认为对于此次重启IPO,无需反应过度。首先,目前重启IPO的前提是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体的时间可能会是在年底以前,而不是现在。11月3日,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 股票 和债券 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已经给重启IPO埋下伏笔。其次,本次先恢复的是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已缴款的企业的发行,而且要分为两个月内发行。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小规模的IPO对于资金面并无显著影响,只有大型IPO才对于资金面产生显著冲击。 所以本次重启IPO对股市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
【2】证监会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改革的是新股发行的现金配售制度。之前IPO集中发行的弊端就是每逢新股发行时,大量的资金因为参加打新而被锁定,从而导致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股市因此出现不必要的震荡。所以需要改革新股发行时打新资金冻结问题,避免打新抽走市场流动性,以减缓新股发行给市场带来的冲击。2007年IPO冲击强、2010年IPO冲击弱。2006年的IPO制度采用现金申购,2009年的IPO制度割裂了网上与网下申购同步并行的局面,2013年IPO重启网上采用市值配售的方式,已经导致了IPO对于资金面的冲击显著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改革会导致这种冲击力度更进一步弱化。
【3】需要注意的是2007年IPO对于流动性的冲击较为显著,而2009-2010年期间对于流动性的影响较为有限。2007年IPO冲击强、2010年IPO冲击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不同,市场流动性受货币政策扩张和紧缩的影响很大,IPO对股市的影响只是助燃剂而并非本质。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出现资产配置荒的情况下,增加新股供给可能反而利好于股市。
【4】未来A股的交易机制或有改革。 十三五规划建议 提出“加快 金融 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方向,除 发行制度改革外,A股的交易机制,如T+0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等,也是未来需要注意的改革方向。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