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A股连续熔断概率低 三类股安全边际高(附股)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导读:开年首个交易日A股就上演暴跌,两次熔断提前收盘,着实将众多投资者吓蒙了。熔断制度真的那么可怕吗?在这一制度下,又该作怎样的调整? 熔断实施首日即接连跌到两档阈值提前收盘,让众多投资者心有余悸。 5日,A股波动仍剧,沪深300盘中跌幅一度接近3%,但尾盘在金融等蓝筹股拉升下勉强收红。 1、A股连续熔断概率低 分析人士表示,A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导读:开年首个交易日A股就上演暴跌,两次熔断提前收盘,着实将众多投资者吓蒙了。熔断制度真的那么可怕吗?在这一制度下," 投资策略又该作怎样的调整?

熔断实施首日即接连跌到两档阈值提前收盘,让众多投资者心有余悸。

5日,A股波动仍剧,沪深300盘中跌幅一度接近3%,但尾盘金融等蓝筹股拉升下勉强收红。

1、A股连续熔断概率低

分析人士表示,A股“熔断”不会成为常态,作为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沪深300汇聚了大批优质" 大盘蓝筹股,不仅体量庞大,估值也在主要指数中处于最低水平。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a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当前下跌的根本原因与熔断机制无关,市场本身有内在调整要求。 src="http://i8.hexunimg.cn/2016-01-05/181614343.jpg">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当前下跌的根本原因与熔断机制无关,市场本身有内在调整要求。

其中,1月8日减持禁令到期被认为重要利空因素。但证监会在今日盘前答记者问中已给出明确信息,在一定时间内对减持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并将建立减持预披露制度。多家公司陆续" 公告“延长限售承诺期”。此外,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 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有效缓解了对市场的压力,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况且主板的减持压力要小于中小创,因此减持压力推动沪深300指数向下连续触及熔断阈值的概率不大。

今日央行也公开市场加码放量驰援流动性,单日净投放1200亿创近一年新高;外媒报道,央行今日疑似透过中资大行出手干预,推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走强。传闻上午国家队入市买入蓝筹股等这些叠加因素,短期有望维稳市场,A股连续熔断的概率不大。

2、熔断制度下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应该承认,目前市场规则下的“熔断”机制有加剧市场恐慌情绪的作用,使得本应发生在单边市中的暴涨暴跌,在结构市中上演。回溯沪深300的过往表现,共有13次单日跌幅超过7%,大多发生在单边" 行情(特别是单边下跌行情)中。其中,2008年和2015年各5次,2007年2次,2009年1次。

" 西南证券(" 600369," 股吧)认为,熔断机制下市场会出现较为剧烈的预期修正,如果适当把握,反向操作,即市场若再次剧烈下跌,可以选择买入被错杀的优质股。

此外,新年首日两度熔断,大盘暴跌对市场人气伤害较大,爱建证券认为市场进一步走弱已无悬念,短期内观望是最好选择。

机构建议,以中小散户为主的A股投资者对熔断机制交易规则较为陌生,临近熔断阈值时人为恐慌情绪被放大,在没有明显利空的前提下,不要自我恐慌,盲目割肉

熔断制度下,这几类" 股票 或具有更高的安全边际:

A、估值低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整体估值较低,相关标的股票 最为集中。在成分股中,除去亏损股,估值较低的多为银行、汽车、公用事业等,其中"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当年市盈率最低,仅为5.02倍。

B、国家队概念股

熔断制度下,考虑市场稳定性,国家队持有股票 一般不会轻易砸盘,给该类股票 提供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如今日逆袭的国家队概念股" 梅雁吉祥(" 600868," 股吧)即是一例。

根据证券时报此前统计,证金汇金及相关资产管理计划已经现身超过300只" 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不乏前十大流通股东完全被国家队占据的情况。

C、大股东增持的股票

大股东增持表明了对相应上市公司看好的态度,如" 广汽集团(" 601238," 股吧)、" 晋亿实业(" 601002," 股吧)、" 中牧股份(" 600195," 股吧)、" 浙报传媒(" 600633," 股吧)、" 首创股份(" 600008," 股吧)等均于近日发布增持完毕公告。

事实上,股灾以后,多家公司进行了增持行动。据WIND" 数据,2015年7月9日反弹开启以来,1487家公司重要股东总的股份变动方向为增持,其中"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净增持金额最多,达608.7亿元。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国家队挂大单托市 私募操盘手揭全天加仓过程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