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1万亿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记录,火热的信贷' 数据令市场高呼意外。
不过综合各方消息和分析来看,1月的天量信贷可能并非是暂时现象。根据' 德国MNI新闻社,尽管存在春假假期因素,但一些' 中国银行官员透露2月的新增信贷可能与1月一样强劲。
这一报道与国内多家' 券商的预计不谋而合。平安证券银' 行业研究团队判断,2月信贷仍可能一定程度上延续1月的强劲增长,但规模会有所收敛。
我们认为2月信贷仍可能一定程度上延续1月的强劲增长,但规模会有所收敛,主要原因在于:1)央行在1月中旬会议之后要求各银行上报了全年的贷款计划,但仍未对银行有明显额度指导和节奏把控。因此我们猜测银行上报央行的整体规模仍应在央行可接受范围之内。目前阶段政府对稳增长目标可能会更加重视,因此阶段性的信贷额度可能仍会维持适当宽松;
2)2月前半月预计贷款投放仍较多,但银行和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已出现了更大程度的分化。1月末由于额度投放过快,因此银行在贷款上仍有所控制,这使得有部分项目资金投放挪到了2月。但尽管以项目和基建配套资金投为主的银行信贷仍有明显的规模增长,部分1月新增贷款较高的银行在2月以来已明显感觉到新增信贷需求和储备项目的不足,伴随影响1月信贷一次性的因素的消退,后续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仍会存在。
' target='_blank' >华创证券调研也显示,部分银行2月新增信贷增长较1月同期基本持平甚至略有加快。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在2月的新增信贷进程较1月同期加快,甚至有部分银行表示截止目前的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已超过2015年全年新增量的一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15年的储备项目在一季度的集中投放。
' howImage('stock','1_600109',this,event,'1770') 国金证券(' 600109,' 股吧)昨天也在评论中预期,二月信贷增量仍然较高,不过春节后信贷冲锋已基本结束:
目前市场预期二月份至今的信贷增量仍然较高, 我们估计本轮信贷冲锋已基本结束,春节后增量锐减:市场化的企业信贷应当没有额外增量,储备的存量政府项目也应当基本释放完毕。
因此,1 月、2 月春节前是冲锋期,而 2月后半月、3 月份则是空档期。显性的看,2 月较高的数据在3 月上旬公布。
新增的信贷都去了哪里呢?华创证券认为:
目前来看在2015年“330楼市新政”之后,个人按揭贷比重在加大,个人和对公信贷比重大约1:1。在公司贷款中,基础设施类和服务业是两大主要对公资金去处,合计占比超过80%。经济转型之下,银行也逐步适应去产能新常态,对2016年信贷重点投放行业做了布局调整,除了基建占大头(主要是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电力热力)之外,服务业、文化产业正成为新一轮信贷投放重点行业。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又重新进入“放水期”了呢?平安证券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们不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水漫灌式的放松预期可能回过头来看最终使得资本市场失望。据我们了解到,虽然央行今年未给予具体贷款额度,但银行已上报的16年全年的信贷计划应在央行的“合意”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全年的贷款额度可能略超市场预期,但并不会很多。1月贷款的大幅超预期也意味着只是原本“3322”的贷款投放向“4321”偏移。
不过,天量信贷也会产生副作用。' howImage('stock','1_600837',this,event,'1770')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指出,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的背景下,超发的货币未必会对经济有用,而极有可能推升通胀上行,形成滞胀。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狭义货币M1增速对CPI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从时间看领先半年左右,因而当前的货币超增意味着年内通胀或持续回升。
姜超认为,货币显著超增,远超实际经济增长需要,意味着通胀上升和汇率贬值风险增加,也意味着无论' 加息或者降准等货币政策出台的可能性都在大幅下降,宽松货币政策或继续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