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
监管者是否有钱并不重要,但一定要经营预期,让投资者保持做多的信心。恰如当年的流行语所言:股市不缺资金只缺信心。
3月14日股市飘红,源于新任证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刘士余答记者问,媒体引述最多的是三句话:1.注册制改革不能单兵突进;2.证金公司投资的退出为时尚早;3.若市场失灵仍然要果断出手。
简而言之,咱家不差钱,各位别担心!在股民心目中,证监会是股市的老大,老大说话了,投资人的信心就增强了!可想而知,去年“救市”动用了上万亿元资金,如今新主席说不仅不卖还要再买,此番表态真是恰到好处。监管者是否有钱并不重要,但一定要经营预期,让投资者保持做多的信心。恰如当年的流行语所言:股市不缺资金只缺信心。
从技术面看,沪综指两次碰到2638点反弹,似乎是一个“双底”,触底上升的想象空间很大。但若倒过来看,第一次反弹没有超过3000点,再次反弹的高度更低,掉头向下突破“双底”的趋势也很明显。是向上一举破3000点?还是向下再跌破“双底”?我想还是应该感谢刘主席的善意表态,看一看近期的宏观经济' 数据。
经济持续下滑已不是新闻,' 两会期间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财政赤字。日前,2月的通货膨胀数字公布了,物价上涨的趋势出现。在过去一年间,月度CPI的走势是从去年2月的2.3%下降到0.8%,反弹到2.0%再下探1.3%,今年2月回升到2.3%!经济下滑,赤字上升,通胀抬头,这三个' 宏观数据凑在一起让人想起一个词:滞涨!
滞涨的全称是“停滞性通货膨胀”,英文为Stagnation。当年里根放弃' target='_blank' >凯恩斯主义转向“供应学派”之时,也正是' 美国经济陷入滞涨的时刻。一些经济学家竭力说明中国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和美国当年的“供应面”不同,但事实胜于雄辩,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背景如此相似,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滞涨因何而起?虽众说纷纭,但几乎都不否认原因之一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回报率递减,而在一些力主扩大政府投资的人们看来,化解危机的方法却依然是扩大财政赤字举债投资。政府主导的投资回报率为何会递减呢?道理很简单,早在250多年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说过:政府投资的回报远不如“资本家”。
我在《理财周刊》2015年12月17日的专栏中写道:供给侧的政策关键是减税,而减税的关键就在于将政府主导的投资权还给民间,再通过减税提高民间投资的回报率。这个原理,不仅适合于实体经济,也同样适合于' 股票 市场。政府可能真的不差钱,但投资这点事儿,政府还是少介入为好。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和对人一样,做人,就要守本分!政府主导的投资会导致投资回报率递减,如今滞涨的阴影已悄然而至,政府投资还不该收手吗?
监管者不是投资者,救市之责未必在于投资,在这里可以划出一条监管者不可逾越的红线。即便是当年在' 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被迫投资救市,实际操作也是授权专业机构公开进行的,所以投资收益兑现后分给了香港市民。经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堂堂正正地投资,明明白白地分配。
回首2015年,中国股市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很多,如何更好地监管股市,在今天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这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样,今日滞涨阴影来了,是不是政府以往主导了太多的投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此与新一届监管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