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的A股在一片看多做多声中仍在3000点大关附近摇摆。看多的依据分别有美元暂缓' 加息、万亿债转股为银行不良资产减负、营改增为企业减负、3月份PMI回升至枯荣线以上、“梧桐树入市”等。但我们继续认为,目前影响A股波动的核心因素仍是估值水平和市场制度体系的修复进程。
在“一年加两次”的基本基调下,美元4月份不加息实际上意味着6月份加息的概率大幅提升。因此,“4月不加6月加”的新预期会逐渐增强。
我们前期曾分析,2016年全国' 两会之后,“一手供给侧、一手需求侧”,两手同时发力的政策力度会显著增强,刺激需求侧促使经济基本稳定是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基本条件。通过' 房地产新政、刺激' 新能源汽车消费等需求端消化一部分上游过剩产能,再通过供给侧改革出清一部分“僵尸”企业,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构成了2016年经济的基本态势。因此,3月份PMI回升至枯荣线以上,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刺激性政策叠加下的滞后效应,同时结合了3月份后进入年度开工旺季、' 大宗商品价格超跌反弹的周期性因素,但非趋势性因素。有助于周期性改善和润滑企业的财务结构,但对利润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从整体层面来看,还不能起到通过促进企业利润增长来降低市场估值水平的作用与效果。3月份PMI回升枯荣线还不会改变“上半年稳,下半年弱”的市场本来的经济预期。
在' 行情攻坚3000点时,市场又热衷起“梧桐树概念”,但行情的效应与热度已远不如去年8月份的“证金概念”。我们认为,从局部层面上看,“梧桐树概念”的行情热度不如“证金概念”,其本身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温度甚至已不如去年三季度市场大震荡时,这通过市场交易量、两融杠杆率等指标上也有所反映。从整体角度看,当市场投资者情绪寄托在“护盘资金”等外力身上的时候,其本身说明当前的市场还没有走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困境,市场本身还没有产生“自食其力”的向好能量。反映在行情演绎形式上,如果说一月份的熔断是“熔错了”,强势行情应该立即形成尖底并转折向上快速纠错,即使是中性的平衡震荡市,也应该尽快修复并回归原位;但如今A股形成的锯齿形的横向整理已经持续了3个月,仍未修复到熔断暂停时的行情位置之上,凸显出行情整体趋势弱势未改。
因此,我们继续认为,A股形成转折并趋势性向好的条件仍不具备。从中期趋势来看,制约行情的核心因素仍是估值水平缺乏吸引力,以及市场制度体系有待于修复和完善。从中短期来看,制约行情更进一步的是一' 季报风险和' 大宗交易的减持压力。我们在年初曾分析提示,2016年股市最主要的投资机会是“跌出来的机会”。其中,2016年第一次跌出来的机会、第一轮的“吃饭行情”目前似已进入尾声期,因此交易上应继续以防御性策略为主,耐心等待下一次“跌出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