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遇恐慌性放量大跌,20日午后随着“深港通”筹备小组在密集加班的消息一出,银行、' 券商开启护盘模式,尾盘跌幅才略有缩窄。
有人说20日的大跌是“419魔咒”,也有人说是正常的技术调整,圈主是看反弹的,但始终认为反弹就是反弹上不了天,2016年反弹的小船或有说翻就翻的调整可能,详情点击《为什么股市的小船老是说翻就翻?》查看,今天圈主重新归纳了广发策略分析师陈杰的一些观点,从基本面、利率和风险偏好三个角度,来聊一聊A股怎么了。
从三年前的一次“打脸”,谈谈现在我们为什么谨慎
作者:' howImage('stock','2_000776',this,event,'1770') 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策略研究陈杰
从我们在2013年的一次严重“打脸”说起——我们当时观察到经济向上拐点而对股市转向乐观,但股市表现最终背道而驰。
反弹的小船怎么了?来听听券商策略大拿怎么说 src="http://i9.hexunimg.cn/2016-04-21/183446889.jpg">
2013年的“打脸”曾让我非常痛苦,因为此前一直坚定信仰的基本面研究框架变得一无是处(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失去信仰)。但后来想想,从来就没有明文规定说股市一定要跟着基本面走。市场是受基本面、利率、风险偏好三大因素共同影响的,判断这三大因素的趋势并不难,难的是把握这三大因素的影响权重。所以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三因素的时候,既要判断方向,又要给出权重:
1、很多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判断是“短多长空”,对股市判断亦是如此。但是根据我们的“打脸”经验来看:2013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是“看长做短”,基本不会给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机会。现在大家对经济复苏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究竟是复苏两、三个月还是复苏两、三个季度?但是这样的争议不妨碍部分投资者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一半清醒一半醉”的想法:即趁着复苏先做一把,等什么时候增长“保不住”了再撤。
但这里要向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2013年推荐失败的行业:电力和水泥。回想当时我们去推荐这些行业的时候,投资经理对我们逻辑最大的质疑是:“这些行业今年' 业绩确实好,但你能保证明年、后年的业绩和现在一样好吗?如果不能的话,那我宁愿去买那些今年业绩一般,但是未来3-5年有大空间的成长股”。这句话其实非常能代表最近三年的市场特征,即“看长做短”——如果是短期改善的因素,市场甚至连短期的反应都“懒得给”;而如果是一些能讲三到五年的大故事,即使这个故事听起来虚无缥缈,但只要短期不能被证伪,那市场反而会给予积极的回应。
因此,我们认为今年' 大盘指数或者周期股如果要有大机会,一定不会是因为短期的需求端景气改善,而是要让市场看到供给端“出清”的中长期希望(不一定要今年就“出清”,只要看到希望就行,比如强力推进“壮士断腕”的去产能政策),但供给端“出清”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这和短期的“保增长”政策又矛盾了。
2、对于基本面和股市的关系,我们认为:首先基本面的复苏是短期的复苏,其次这种短期的复苏还和中长期的产业转型相矛盾。因此建议大家要调低基本面波动对市场判断的影响权重——建议把基本面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20%。为什么最近几年的A股市场喜欢“看长做短”?因为随着中国经济从大起大落的“增量经济”步入窄幅波动的“存量经济”,市场对基本面的短期窄幅波动已经“审美疲劳”了,反而会更关注那些中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而回到当前,基本面的短期趋势和中长期趋势已经开始出现了矛盾——短期经济在“保增长”政策和地产投资回升的双重拉动下出现“弱复苏”,但这也意味着这是在“走老路”,反而会使“去产能”和“调结构”变慢(过剩产能企业在这时候只会选择复产,而不会选择减产),中长期的产业转型进程反而会受到制约(资源回流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面临“断奶”)。
在一个“看长做短”的市场中,我们认为经济的短期复苏,并不会让市场看到中长期的希望,因此建议大家要降低最近经济' 数据改善对市场走势判断的影响权重,如果把基本面、利率、风险偏好对市场总的影响权重之和设为100%,那么我们认为今年基本面趋势对市场的影响权重只有20%。
3、低利率是促发14-15年牛市的重要因素,今年利率水平也十分重要,我们建议把利率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30%——需要承认我们此前对通胀的预判过高,但本周利率市场仍然出现了调整,我们担心今年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将从正贡献转向负贡献。首先,在“资产荒”的环境下,债券作为“无风险资产”,其提供的收益率还能超过通胀率,因此在前期也受到了资金的追捧。但是近期债券违约事件明显增加,债券究竟还算不算“无风险资产”成为了一个问题,这动摇了市场的信心;此外,虽然前期债券需求旺盛,但是债券的发行方也开始出现了“无限量供应”的趋势,要多少就能给多少,供给端和需求端逐渐失衡。而由于进入债券市场的资金很多是有“杠杆”属性的,一旦发生供需失衡,很容易就形成“踩踏”。
2014年以来,国内利率水平持续下行,这为2014-2015年的大牛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我们担心利率下行最快的阶段已经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向上反转,进而对股市形成“负贡献”。
4、风险偏好仍然是今年A股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我们建议把风险偏好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50%——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风险偏好起不来,那么近期利率市场的调整并不一定会导致资金回流股市。当大部分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降低之后,我们认为资金反而会“脱虚向实”,2001-2005年“经济强、股市弱”的经验值得参考。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对风险偏好的判断,那就是:2014-2015年“经济弱,改革强”的环境推升了风险偏好,但现在变成了“经济强、改革弱”,风险偏好向上的逻辑已被完全颠倒。
前期进入债市的资金很多都属于风险厌恶型(比如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而股市是一种风险资产,除非全市场风险偏好都大幅提升,否则这类资金即使从债市撤离也很难再流向股市。而放眼国内,当大部分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已经降到低位之后,还有什么样的资产能够提供超越通胀的收益率呢?我们认为只能到实体经济中去找了。而在实体经济中,既能提供合意的收益率,还能保障“无风险”的,可能也只剩下政府信用担保的资产(这里指政府所推动的各类PPP基建项目)了。
从正面来看,PPP基建项目是有利于进一步夯实本轮经济复苏基础的;但从反面来看,这也意味着资金绕过了股市这样的直接融资市场,直接流向了实体经济,这种“脱虚向实”可能会带来“经济强、股市弱”的环境,和2001-2005年的A股市场极为相似——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过去两年经常把股市和96-01年的牛市类比,而现在我们建议要更多地关注和学习01-05年的“慢熊”特征(见下图)。
反弹的小船怎么了?来听听券商策略大拿怎么说 src="http://i3.hexunimg.cn/2016-04-21/183446890.jpg">
5、结合上文的综合判断,我们仍然维持4月以来“震荡慢熊”的谨慎观点。结合我们上文对基本面和利率的判断,那么我们的结论就很清晰了——基本面短期对股市有正贡献,但是其权重很小,只有20%;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权重有30%,但可能从正贡献转向负贡献;风险偏好对市场影响权重有50%,但目前已降到很低水平,上下两难,对股市贡献偏中性。
综上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接下来的时间更可能呈现出“震荡慢熊”的格局。而短期来看,随着利率的上行和投资者仓位的提高,我们担心2月以来的“熊市反弹”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建议投资者降低仓位。在行业结构上,我们认为“稳增长”虽然无法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却会带来某些行业的实质性景气改善,建议关注“稳增长”与“低估值”的交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