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券商点金指
□' target='_blank'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许维鸿
最近A股市场持续震荡、成交低迷,中国宏观经济“L底”的权威判断,让很多散户投资者踌躇不前;与此截然相反,有些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专业分析师,却拿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L底”宏观经济时期的股市进行对比,并辅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政策特点,类比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试图证明未来五年中国股市的牛市前景。
对于这种股市长期乐观的判断,我并无异议——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改革,一定是“存量资产证券化”的路径,股权投资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佳路径。但是,这种乐观是基于股市注册制的推出,特别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决心,而非单纯照搬欧美式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路径。换言之,如果A股没有制度性根本变革,单纯的自由市场理论是带不来持续的牛市的。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上世纪70年代随着“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以' target='_blank' >哈耶克为首的朝圣山学社(Mont Pelerin Society)逐渐兴起,提出以恢复古典自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其主张是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但不同于经典自由主义,它提倡社会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的框架条件的作用。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开放国际市场,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
在国际上,新自由主义的流行,主要源于'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金融界对美元单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在国内,则是对过去几年宏观调控过分依赖' target='_blank' >凯恩斯主义“通过扩大政府需求提振经济”的反思,这与高层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思路不谋而合。
但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思路在中国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亟待规范的A股市场,单纯依赖自由市场调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局限性的根源,在于不同于欧美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的股市发展有其独特路径,无论是A股市场最初设立的目的,还是' 股票 投资者的构成,当前A股市场的结构性改革,都需要尊重现实、稳步推进。
例如,最近被广泛期待的“' 中概股回归”,就是相当值得探讨的案例。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概股回归似乎是符合自由市场规律的:上市公司到A股上市可以充分享受“A股溢价”,当然满意;A股投资者期待有新的投资标的形成新“炒作热点”,对于沉闷的市场气氛无疑也有利;交易所也乐得见到新的市场热点,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总是满意的,这还不算“中概股回归改善A股上市公司质量”的乐观说法。
这个貌似皆大欢喜的政策,被刻意忽略的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遍布全国的众多散户。毕竟,中概股回归并没有改变A股市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只是多了一批陌生的上市公司,而且多分布于诸如网络、教育、连锁酒店等热门行业,甚至还包括' 互联网金融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生行业,对投机性强的A股市场仿佛就是一剂兴奋剂。
可惜的是,几年前这些中概股赴海外上市融资,基本处于商业模式刚刚成型、经营规模和利润迅速增加阶段,加上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得到了海外专业金融机构的高估值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市场开发的渐次推进,大部分上市公司基本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估值模型应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专业的判断,对于A股投资者结构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散户被“割韭菜”的“钱途”恐怕不可避免。
更值得担心的是,中概股回归对于A股市场的资金面影响必然深远。众所周知,除了A股市场对题材股估值“牛冠全球”,A股小市值股的流动性更是让欧美市场“汗颜”,这还是源于A股乐于投机的历史原因,以及那些寄生在股市的诸多“乐于选择性唱多' 大盘、特别关注题材股票 ”的各种声音。对于潜伏多年投资中概股的国际股权投资基金(PE及VC),到A股市场退出恐怕是所能设计的最佳结局了。
诚然,多年前勇于投资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值得“被奖励”,完全符合新自由主义思想;但是,依然孱弱的A股市场经得起这次资金抽逃吗?对于那些已经岌岌可危的“中小创”股价,又有多少投资者经得起雪上加霜呢?是否又会有自诩“市场派”的学者呼吁国家队进场接盘呢?果真如此,倒不如让那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多走进股民和上市公司,多做些调研,再谨慎地推进那些貌似合理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