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一个萦绕在我心头多年的困惑是:中债登、中证登、中国
货币网、
银行间、上清所、
外汇交易中心,都是些什么鬼,怎么分?
为什么有些品种,比如最近很火的不良资产
证券化,以中行的对公不良ABS中誉为例,你在中债登找得到:
![与<a]()
债券相关的六类平台你弄懂了吗?反正
交易员都说懵了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5-29/184120719.jpg"> 所以,这几家网站披露的品种到底有什么不同?职能怎么划分?
这,是个问题。
外汇交易中心、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国
货币网,他们仨是一家
其实最好分清楚就是中证登和中债登,它俩虽然名字接近,但前者主要负责'
股票 类登记托管,后者是
债券类登记托管。
中债登的网站叫中国
债券信息网,它背后站着中央结算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中证登网站进去就四个——“中国结算”,人家的全名是中国
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
中债登=中央结算;中证登=中国结算,你分清了吗?
让人有点意外又摸不着头脑的,是
外汇交易中心、
银行间拆借和中国
货币网。因为你百度一下他们三之中任意一个,你会发现你进入的都是中国
货币网的网站。网站的logo栏那,赫然打上了“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全国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两块牌子。
是的,其实,中国
货币网是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和全国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官方网站。
可问题是,
外汇交易中心是以外币为主要
交易标的,
银行间拆借全是本币啊!它俩为什么会放一块?
这就要听我高度浓缩讲讲历史。
1993年12月底,国务院发了个文,提出要建立
外汇市场;人民
银行很快响应,两个月以后,就设立了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到了1995年12月,上面又说要办一个对全国所有
金融机构开放的同业拆借
市场,然后
外汇中心很快响应,隔年(1996年)1月就建成了这个同业拆借中心。
上面一看,好和谐啊,于是在1997年1月,人行就又发了个文,说你俩干脆并成一家吧,是一个
机构两块牌子,属于我们的直属京外正局级事业单位。
总之简单捋起来,就是
外汇交易中心先存在,然后热心肠地帮忙再建了一个同业拆借中心。反正主管单位乐见其成,叫他俩并在一块了。
所以千万记得,本币加外币,这仨是一家。
中债登、上清所,和楼上一家人又怎么分?
在探讨这个环节之前,你先在脑子里面植入个先行概念:就是楼上一家人管得太宽太泛了,他们是一个合体。所以我们在谈中国
货币网的时候,我们其实谈的是
外汇交易中心和
银行间的叠加。
依次来看他们仨都主要负责披露啥。
中债登:国债、
金融债、企业债、项目
收益债、资产支持
证券等
银行间
市场上所有的
利率债和部分信用债的登记托管结算。
上清所:短融、超短融、中票、PPN('私募债)、同业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信用债的登记托管结算。
中国
货币网如下:

如图所示,中债登和上清算所有的品种上面绝大部分都有。
总之你就简化记成这样一个等式:
中债登+上清所 =
利率债+信用债 = 中国
货币网
搞清楚了各主体披露的不同侧重后,就有一个问题顺势而生——why
先来看中债登和上清所。先有中债登,负责前国债、
金融债企业债的登记托管和清算;后来随着
银行间
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做大,管理的品种越来越多,协会就自己整了一个上清所,从短融开始登记托管清算,逐步扩展到目前协会所有品种。两者在信用债的登记上,产生了交集。
而上文说过了,因为中国
货币网的后面站着的是中国
外汇交易和同业拆借中心,是
银行间
债券市场的
交易场所,属于前台部门,作用与沪深
交易所相似。
中债登和上清所,都只是
银行间
债券市场按
债券类别的托管结算
机构,属于后台部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三者披露的品种便形成了“总分”的布局。
票交所VS票据网:更相像的还在路上
然后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很火的票交所。
从去年开始,频频爆发的票据
风险大案,彻底让
央行坐不住了,牵头筹建票据
交易所,意在推进电子票据与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进程。最新的消息由财新曝出,票交所将落户上海,
央行金融市场司巡视员(正司级)徐忠将出任总裁,并已于近日赴任。随徐忠奔赴上海的管理团队还有来自
央行支付司和
金融市场司的相关处长。
这个消息可以解读的地方就很多了。第一点就是,支付结算司、中钞公司没能拿到票交所的主导权;第二点是上清所或
外汇交易中心很可能会是票交所的大股东,因为这两个
机构的领导班子也都出自
央行金融市场司。
这里又引来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
央行的人?
外汇交易中心我们上文以及说过了,妥妥
央行的。而上清所呢,它的全称跟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很像,叫
银行间
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等4家单位发起。这4家出资人中,中国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本身就是
央行的子公司。
所以,总之,上清所是
央行亲骨肉。
也就是说,同样由
央行牵头主办的票交所,
央行必然会将控制权给自己的嫡系。
所以这就引出了我们推论的主体——很可能会有两个长得很像的网站,票交所和票据网要出来了。为什么这儿说?
票据网由本文的顶楼一家人(是的,就是紧密相依的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和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在2003年举办,是一个票据报价系统,纸票和电票的回购买断,都在上面实时显示。绝对可以预见的是,这部分功能,会是票交所的基础主打功能。
那,容许我弱弱问一句,票交所来后,票据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俩不就成了一个“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的关系了吗?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