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丽莎 (Lisa Robins)家中的储藏室里,存放着一只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1981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时的纪念啤酒杯。那时她不会想到,30年后,自己会成为这家银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亚太区的总经理。
“1979年我来北京时,大街上来往的都是自行车,现在都是小汽车。中国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快。”她说。人民币结算量在贸易中的比重在5年间得到快速提升,反观债券和' 股票 市场,在当下起步阶段人民币资产目前只占全球投资配置的2%。“可以想象,将来债券和股票 市场开放后的潜力有多大。”
近日,罗丽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勾勒她眼中德银环球金融交易业务在亚太区及中国的发展图景。
中国“五年计划”对接
《21世纪》: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德银环球金融交易业务去年经营状况如何?
罗丽莎:去年,德银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营业收入上涨12%,至46亿欧元,亚太区的涨幅是15%。从国家层面来讲,德银中国2015年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上升25%。
这个成绩还不错,尤其在需要克服一些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首先,整个亚洲的出口都有所减缓。其次,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依靠进出口转向扩大国内消费为主。再次,'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疲软等,这些都影响了客户的商业活动。
此外,伴随市场日趋成熟和经济波动,价格竞争会加剧。在各家争抢更优质项目的时候,风险议价也会降低。在此背景下,我们的财务增长更难能可贵。
《21世纪》: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仍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对德银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有哪些挑战?
罗丽莎:中国有清晰的“五年计划”。德银在全球以及每个地区也有“五年计划”,但是我们这个计划必须更灵活,因为要配合每个地区客户群体的发展变化。
比如中国推进五年计划会尝试一些新的试点政策,并会根据实际效果随时调整或中止。所以,德银针对中国的策略也必须根据中国政策的变化随时调整。
我们现在有六家分行和一家' 自贸区支行,短期内不会大幅扩展这个格局,而会专注加强它们的业务。在具体业务上,德银首先会继续为企业提供最传统的融资服务。其次,德银取得了在'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资质,是目前具备该资格的四家外资银行之一。此外还有固定收益业务、外汇管理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等。
这些业务之间有天然的对冲。有些业务增长比较快时其他业务可能处在平缓期,这有利于银行平衡地发展。
发力证券托管业务
罗丽莎:尽管风险议价降低,但贸易融资仍然是我们的核心业务,而且我们针对贸易中不同参与方提供供应链融资、结构性贸易融资等。另外,中国目前的政策开放给许多公司现金管理提供了机会,德银正在建设的资金中心可以为很多跨国企业或本土大型企业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我们还正在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提供证券托管服务、并为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结算代理人服务, 我们十分重视这些业务,不过业务发展还有赖进一步的资本市场开放。
《21世纪》:德银看好证券托管业务的依据是什么?
罗丽莎:目前中国股票 市场位居全球第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而且这些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且会越来越开放。
目前人民币资产只占全球投资配置的2%,类比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比例的变化,不难想象未来证券市场和股票 市场的增长潜力。尽管去年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情况,但整体向前推进。
以债券市场为例,最开始向国外央行机构开放,此后又向国外主权基金开放,然后是国外普通商业银行。现在也开放给养老金,还有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基金等。
未来,中国市场也会被纳入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如A股有望纳入MSCI,人民币纳入SDR等都在推进中,这些都会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人参与。我们对在中国开展证券托管业务非常乐观。
《21世纪》:人民币正在越来越国际化,在现阶段国际企业贸易结算中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如何?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又有哪些挑战?
罗丽莎:我认为,人民币在中国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比将继续扩大。
不过,跨国公司采用人民币结算需要有合适的投资途径,目前人民币的投资产品还不够。其次,人民币的主要流动性还集中在香港和内地,在海外的流动性也不够。但这些原因都会得到缓解。另外,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在减缓。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汇率等杠杆调节经济增长,但由于“不可能三角”的存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能同时满足。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中国在调控时应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让投资人对未来市场有比较清晰的判断。
总之,国际贸易上常用美元有其长期的历史传统,这一点上人民币还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