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
从需求侧观察,采用刺激政策的效应越来越差,甚至产生副作用。如今提出从供给侧去观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问题所在,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发展和思想转变。扩需求保增长的办法已不能继续,我们的政策要适应这个变化。企业去产能降成本,可以用下达指标的办法,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市场激励。用市场的优胜劣汰、市场的竞争,促使企业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下硬性指标要有效得多。
@巴曙松
普惠金融要成为可持续的金融活动,需要遵循金融活动的一些基本逻辑。需求有可持续性,盈利有可持续性,不可持续的话它就很难吸引足够多的资源来进入这个领域,让更多的人受惠。如果商业不可持续就很难做成更大范围的客户受益的商业模式,所以要让普惠金融这个金融服务通过运用特定的产品,拓展特定的客户,运用特定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客户在进入金融服务的时候是收益可以覆盖成本的,成本就包括运营的成本和信用的成本。普惠金融一直供给比较缺乏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它提供服务的成本比较高。
@李稻葵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强于实际表现,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有望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 美国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在' target='_blank' >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赶超空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好增长潜力的根本原因。中国国内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GDP增长潜力应该高于一季度6.7%的实际增速,未来两年,通过中国社会各界的努力,推动国内各项改革调整到位,则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未来十年的后半部分有望进一步提高。
@曹远征
目前人民币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上仍以双边安排为主,人民币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有了走向多边化使用的新趋势。虽然很多“一带一路”的工程和贸易开始以人民币计价,目前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继人民币进入SDR之后,各国央行将被动持有人民币,这为推动多边化使用奠定了条件;虽然货币的价值会影响使用意愿,但这并非核心问题。事实上,人民币的国际化满足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长期以来单边升值,但通过人民币的套利交易获利,提升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不过,这并非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动力,相反,亚洲地区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需要以本币化来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货币错配。亚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外贸易占比较大,这些国家相互之间贸易量非常大,亚洲50%以上的贸易是在本地区以内,但是使用的货币都不是本地货币,而是区外货币,主要为美元。一旦美元无法稳定供应,流动性出现问题,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都将无法进行。'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凸显,纠正货币错配,就是本地区交易使用本地区货币,这叫本币化进程。这就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很重要的原因,它是从跨境货物贸易上开启的,是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