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莲花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沪股通资金不知不觉间已连续15个
交易日净流入,跟着外资“有肉吃”的投资理念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沪股通开通一年半以来究竟是盈是亏?
以净流入金额作为参考对象,外资已经连续15个
交易日流入A股。在5月31日,资金更是放大至37亿,创近四个月以来的新高。通过下图可以发现,从5月27日以来,沪股通一直维持在10亿以上的资金净流入。
![在时间长度上,近期连续15个<a]()
交易日净流入,可以排在沪股通开通以来第五位。不过,相较于之前的几次连续净流入,此次沪指期间涨幅较小,但资金流入强度已超过2016年的3月4日至4月5日那一次。 src="http://i1.hexunimg.cn/2016-06-05/184246935.jpg"> 在时间长度上,近期连续15个
交易日净流入,可以排在沪股通开通以来第五位。不过,相较于之前的几次连续净流入,此次沪指期间涨幅较小,但资金流入强度已超过2016年的3月4日至4月5日那一次。
![5月份以来,从净买入金额上来看,多家<a]()
银行、券商呈现出资金净流入。其中,市值偏小的
银行股最受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近期仅两次出现在沪股通十大成交榜单上,却净卖出3.62亿。此外,食品消费类标的,贵州茅台、伊利股份、青岛海尔也备受沪股通资金的关注。 src="http://i1.hexunimg.cn/2016-06-05/184246936.jpg"> 5月份以来,从净买入金额上来看,多家
银行、券商呈现出资金净流入。其中,市值偏小的
银行股最受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近期仅两次出现在沪股通十大成交榜单上,却净卖出3.62亿。此外,食品消费类标的,贵州茅台、伊利股份、青岛海尔也备受沪股通资金的关注。
![沪股通连续15个<a href=]()
交易日净流入 跟着外资“有肉吃”?" src="http://i7.hexunimg.cn/2016-06-05/184246937.jpg"> 外界普遍认为沪股通资金的流入、流出是判断"
大盘弱强的重要信号之一。不少
投资者更是根据沪股通资金状况调整自己的
仓位。从下图可以看出,沪股通已用额度和沪指的相关性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15年8月末以前,沪股通已用额度情况明显滞后于沪指
指数;
2015年8月末至2015年12月初,沪股通已用额度与沪指存在负相关性;
2015年12月初至今,沪股通已用额度一直在1200亿左右震荡。
![沪股通连续15个<a href=]()
交易日净流入 跟着外资“有肉吃”?" src="http://i8.hexunimg.cn/2016-06-05/184246938.jpg">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沪股通开通一年半以来,外资账面究竟是浮盈还是浮亏?
其实,计算沪股通账面盈利的方式很简单,持有"
股票 的价值与买入时成本的差值就是我们想要的。
已用额度可以看成是外资持有
股票 的总
账户,沪股通已用额度的波动就可以看作是持有
股票 价值的波动。
外资资金每个
交易日在
账户里进进出出,买卖
股票 ,如果每日已用额度的增加值大于资金净流入额/每日已用额度的减少值小于资金净流出额,那么从账面来看,外资当日
交易是盈利的;反之,则是账面浮亏。
那么买入成本该如何计算,用资金净流入还是净买入成交额?
从净流入的计算公式来看,沪股通资金净流入=(当日买入成交额+当日未成交买入额)-(当日卖出成交额+当日未成交卖出额),
市场普遍提及的资金净买入额包含了未成交的那部分金额,而这一部分是不计入已用额度里的,因此把净买入成交额当成买入成本更合适。
截止6月5日,我们将每个
交易日沪股通净买入成交额累计相加,得到结果为1116.02亿。而6月5日,沪股通已用额度为1365.35亿。换而言之,在不考虑手续费、
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外资整体
账户增值应该在249.33亿左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莲花财经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