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港股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罗斯福: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昨天,上证A股大跌3%,' 创业板大跌6%,超过200支' 股票 跌停。在股灾一周年之际,仿佛上次股市见顶之后狂跌的焦糊味又蔓延开来,朋友圈里看到的,不再是谈论股市,而是聚焦在欧洲杯,NBA决赛上了。
昨晚,外围市场同样大跌,“黑色星期一”再临,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近在眼前,' 英国退欧公投也将临近之际,' 欧洲股市大跌,' 美国股市大跌,市场恐慌情绪大幅升温。
从昨天开始,市场充斥着各种针对中国A股是否纳入MSCI,英国退欧,美国大选和议息的讨论。而这些所谓的“恐慌”,真的就那么让人不安吗?
英国退欧
6月23日,英国将举行退欧公投,目前Opinium最新调查显示,有52%的人支持退欧,仅33%的人支持留欧,还有15%的人没有观点。今天欧洲市场开盘后,依然继续维持跌势,'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零。英国退欧造成的“恐慌”继续蔓延。(这是影响近期海外市场最重要的原因)
市场上已经充斥了太多对于英国退欧的讨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英国脱欧这件事,但是对于脱欧之后市场会怎么样,有多少影响,没一个人完全明白。
以前,英国脱欧还被认为是“黑天鹅事件”,但随着公投日子的临近,加上多份民调和博彩公司的赔率暗示,英国脱欧的可能性加大了,也被放大了。从股市到汇市,从油价到金价,各大市场似乎都成为了“人质”。这个“还未落地的靴子”,显然已经“绑架”了所有投资者的神经。
英国退欧,对于欧盟体系,甚至世界经济体系,确实带来了不稳定性,但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否是“灾难性”的,是新格局的开始,这个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和预测到。当全世界都在担心退欧而带来的种种后果之时,这种所认为的一致性的担忧,变成了恐惧,更造成了恐慌。全球市场出现的下跌,投资者谈“欧”色变,虽然并不那么了解,但是也随大流,跟风投资,这样的恐惧蔓延,正是人类最难克服的弱点。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美国总统' target='_blank' >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也许,这正是我们此时需要的。
A股纳入MSCI,明晨揭晓
明天凌晨5点,A股是否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将正式揭晓。(这是影响A股短期走势的重要原因)
5月31日,5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那天A股大涨3.34%,创业板大涨4.92%,市场热情顿时重燃,当日净流入量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充分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于A股纳入MSCI带来增量资金的殷切期盼与即可。但是仅仅过去7个交易日,指数便又大跌回来,看似欢喜一场空。

明天早上宣布的结果,如果有机会A股被纳入MSCI,那么皆大欢喜,但如果这次仍不能顺利进入MSCI,也无需过多恐慌。
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也不是一个每年有1,400亿增量资金就能完全改变状态的市场。做好金融改革,规范资本市场制度,才是可以提升投资环境的根本。
对于A股是否可以顺利入摩,甚至是之后该何去何从,你所要知道的,也许只是“既然输给了贪婪就别再输给恐惧了。”
6月,深港通依旧可期
因为美联储公布的美国5月经济数据并不好,非农数据甚至差到令人震惊,所以于本周四将公布的美联储议息结果应会释放一个稍显宽松的信号。这将为香港和中国市场带来比较宽松的时间窗口。
即使明天早上公布的MSCI不能通过,但是本月公布开通深港通,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 恒生指数和恒生' 国企指数在过去的两周内,出现了连续14天的上涨,沪港通资金更是从5月开始,出现了加速流入的动向。虽然这两天或许是受到A股纳入MSCI进程的影响,香港市场也出现了回调,但是从资金流入的角度看,整个六月,还是非常强劲的。
结语
大的经济环境是做投资一定要参考的,中国的经济仍然处于“L"型整理阶段,资本市场仍然亟待完善,英国退欧为全球市场带来不稳定性,但不是“灾难性”的。
市场总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市场就是市场,投资还是投资,掌控好自己的节奏,相信自己辨识机会和公司的能力,不要杯弓蛇影,谈虎色变,就好。
记住,任何时候,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