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不良资产规模的攀升也是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供应规模,但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如银行将不良资产批量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也面临着买卖双方价格分歧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吸收不良资产能力有限等约束,探索新型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丰富不良资产投资者类型就成为当务之急。近日重启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就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但从首批发行的两单不良ABS的情况看,未来通过结构设计提高优先级投资收益的保障性等都是后续需要继续摸索改进的地方。
动向一四大行股份行同步推进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中行和招行打响不良 ABS重启的首枪后,其他试点银行也将加快推进,且发行规模会有较大提升,建行预计在9月发行规模在78亿元左右的不良ABS,农行规模也在几十亿;此外,中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零售类不良ABS的准备工作,招行的小微不良ABS也很快面市。
动向二银行与AMC价格分歧大
早在2006年底,四大AMC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就达到1.21万亿元,完成了财政部下达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后,就开始了向商业化转型。各家AMC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和处置各类金融机构出售的不良资产,但是年均交易额也就维持在百亿元到几百亿元,不良资产市场一度萎缩。
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一直维持到2012年左右,一位四大AMC高管在东方金诚不良资产证券化论坛上就表示,“当时供需矛盾突出,甚至出现过AMC对不良资产哄抢的局面。”
上述AMC高管称,随着2012年以来不良资产不断攀升,不良资产供应逐渐增加,作为需求方来说,AMC普遍看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前景,但由于目前经济处在下行期,资产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导致需求方出价都较为谨慎,使得近几年不良资产市场的年均成交量即便是温和放大,但始终没有突破千亿元级别。
成交量没有大幅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银行和AMC就不良资产的价格存在分歧。“近期有很多银行出售的不良资产包都因与AMC在价格方面没有谈拢而流标。一方面,银行认为AMC因不良资产供给的增加而大幅压价;另一方面,AMC则认为不良资产处置仍是银行主导,银行转让的资产包质量太差,买了也不赚钱。”上述AMC高管称。
此外,即便目前不良资产转让交易清淡,但从不良资产转让的需求端看,也需要继续增加AMC的数量。'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在上述会议上认为,目前银行仍将不良资产主要转让给AMC,现有的AMC体系形成了“全国性+省级+地级市”的三级形式,但这些AMC都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按照监管规定的AMC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2.5%的资本要求,AMC的杠杆率最高只有8倍左右,根据测算,按目前AMC的资本金情况,未来大概只能处理1万亿左右的不良资产。因此,他建议,应试点成立1-2家民营企业主导的全国性及容纳资产管理公司,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市场效率,也可以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
动向三不良ABS优先级可考虑引入担保措施
与21世纪初的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相比,本轮不良资产处置有很大不同,这也就要求传统和新式的处置手段都要“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温彬认为,在未来经济走势“L”型前提下,本轮不良资产处置主要有四大特征:规模大、难度大、范围广、周期长。
“因此,需要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顶层设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跨市场、跨地域和跨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新生态,包括利用不良ABS、债转股、'私募股权、' 互联网等模式,从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市场化水平。”温彬说。
近日正式落地的不良ABS就是在传统处置手段之外的再一次新尝试。一位资深的AMC人士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三年里,不良资产还会持续暴露,不会见底;考虑到当前传统的不良资产市场供需双方价格分歧严重,在双方有效弥合之前不良资产市场规模不会有爆发式增长;而银行内部处置、委托处置或是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处置,将会是近一段时间的主流。
作为不良ABS重启的首批试点,中行和招行发行的两单不良ABS反响较好。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不良ABS仍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如在与正常类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相比,投资不良ABS更关心对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收的规模和时间方面的预估,但这也是最难的。因此,为保障不良ABS优先级相对稳定的回报,上述两单的优先级设计了较强的流动性支持,到产品发行时资产包中现金流已经很多。
但未来如何可持续性地保障优先级的稳定回报,以吸引市场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则是各家试点银行面临的问题。' 美国富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部高级副总裁' target='_blank' >张华平就建议,可以考虑借鉴' 意大利的模式,在优先级中引入政府担保作为外部的信用增级,或者学习' 澳大利亚的模式,将不良贷款和正常类贷款混合做资产证券化,通过正常类贷款的现金流保障投资人前期的利息回报。
此外,央行金融市场司信贷政策管理一处处长马贱阳在近日的中债资信举办的' target='_blank' >沙龙上也表示,有投资者对于基础资产为不良资产的优先级证券化产品仍有顾虑,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可否考虑创设一个CDS(信用违约互换)嵌套在优先级中,通过附加CDS的创新,就可以扩大优先级的投资者范围。而所谓的CDS,就是类似于违约“' 保险”,保障优先级投资者享有稳定的固定收益。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银行不良率连续第11个季度上升 不良ABS发行窥见三大新动向》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