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美国主导中国终结的全球化3.0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邵宇 上一轮全球化本质上是美式全球化,其规则大都是直接或间接制定的,代表的是美国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其三大支柱是:以美元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鼓励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这是市场经济打败计划经济的精髓;美国的全球军事投射能力——其根源是冷战与美国的地缘布局,并在“9·11”之后进一步强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驾马车则是维护全球化3.0贸易、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邵宇

上一轮全球化本质上是美式全球化,其规则大都是' 美国直接或间接制定的,代表的是美国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其三大支柱是:以美元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鼓励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这是市场经济打败计划经济的精髓;美国的全球军事投射能力——其根源是冷战与美国的地缘布局,并在“9·11”之后进一步强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驾马车则是维护全球化3.0贸易、经济、投资和金融规则的主要机构。美国主导的这套全球化3.0模式始于二战结束,在苏联解体后逐步覆盖全球,在2007年达到' target='_blank' >高峰,并在其后以第三次失衡和危机爆发的方式迅速崩溃。

“冷战”VS全球化3.0

1913-1950年,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落后于苏联与美国:即使考虑战争影响,这段时间苏联和美国的GDP年化增长率为2.2%与2.8%,而法、英、意增长率在1%-1.5%之间,作为两次大战的主要战败国,' 德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以阵营对比,东欧和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1913年和1950年的全球产出占比没有变化,都是13.1%;而西欧与西方旁支国家的占比变化也不大,分别为55.2%和56.9%,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旁支国家占比则从21.7%提升到了30.6%。如前所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原来' 英国主导的全球化2.0升级和金本位复辟失败,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权转移到美国手中。

美苏在雅尔塔的参与国家中,当之无愧以占领者的身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格格不入,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铁幕落下后,生存竞争以貌似平和的“冷战”方式再次展开,在世界霸权的诱惑下,苏联开始了与美国的全方位竞争。

其后的故事——从冷战开始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广为人知。美苏争霸中苏联的落败,本质上还是由于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和制度上缺乏吸引力导致的。

冷战以来,苏联经济总量从来没有超过美国的一半,即使在最好的时期,这个指标也只有41.5%左右,在苏联解体前这个指标是32%,而休克疗法结束后的1998年,该指标已经降到15.5%。不考虑亚洲的阵营分化,东欧与苏联的经济总量一直只有西欧与西方旁支国家的20%左右。美苏经济实力差距拉大的同时,苏联仍然要保持军备和技术上至少与美国并驾齐驱,这加剧了苏联制度体系固有的离心倾向,并最终拖垮了苏联。在苏联解体前,西方和平演变与苏联模式问题的发酵下,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东欧国家早就陆续出现了明显的“离心”倾向。

上位的美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布局并改造世界。为了对抗苏联,二战后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在军事上建立了北' 大西洋(' 600558,' 股吧)公约组织,在经济和政治上扶持了作为缓冲垫和准傀儡的西德和英国。为了抑制社会主义阵营在' 太平洋(' 601099,' 股吧)的可能扩张,美国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统一战线,' 韩国、日本,这一岛链直至东南亚,都一度成为美国的经济和军事附庸。而在中东地区,美国帮助以色列复国,并通过战争让石油美元标价,以控制全球经济的命脉。在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中,美国控制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和枢纽地带。苏联解体后,美式全球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进入单极世界后,全球化3.0的模式真正在全球快速地扩展开来。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全球化3.0中,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加入国际竞争的经济体发展水平很不一致,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成了构成相对或者绝对比较优势的最大要素,也构造了各经济体的“区位优势”。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信息和技术的优势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凭借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套利活动的主角,这在客观上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战结束以后,得益于稳定的国际政治和货币环境,欧洲一体化起步,东亚模式崛起,殖民地纷纷独立,各国都在各自的路径上基本按照西方的模板来打造现代性。稳定的石油价格正符合欧美日的利益,而实现了主权独立的殖民地们也继续廉价地输出自己的资源来换取国家发展的初始资本。以“区位优势”为基础,在各国选取的发展路径和美苏冷战的布局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的国际货币环境下,新一代全球大分工的格局逐渐固定下来:消费国、生产国和资源国这三个大集团的雏形也基本成型了。

根据200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出口中增加值的行业分布,消费型、生产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的增加值重心差异明显。对于' 俄罗斯、' target='_blank' >加拿大、' 沙特、' 澳大利亚、' 巴西这些资源型经济体,出口增加值主要集中在采掘业这一原材料部门,各国之间的具体出口差异取决于要素禀赋。

对于中国、德国、日本等生产型经济体,主要的增加值都来自中游。生产型国家受技术水平的影响也有差异,分为三六九等。积累较好且技术水平更高如德国和日本,在汽车、数控机床等精密制造上具有优势,利润率和增加值率也较高。比较难受的则是中国以及东南亚等较为低端的制造型经济体,而中国则正在沿着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攀登。对于美国、英国与' 法国这些消费型经济体,主要的附加值都产生在金融中介与商业服务等部门。

鼓励市场开放与自由贸易的全球化3.0框架为各参与方带来的红利是非常显著的。产业的转移与技术外溢,加上制度和发展路径的经验,使得很多后发经济体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并实现快速的追赶甚至超越。德国和日本这两个美国为了抑制社会主义阵营扩张而在二战后布局的工业分中心,在美元本位的体系中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并成为第一批生产国的代表。有趣的是,它们也是全球化2.0中后来居上并被最终毁灭的追赶者。德国与法国一起引领了欧洲的一体化,新生的欧元也超越了马克和法郎,对美元的地位形成了挤压。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更是在亚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高速成长的奇迹,四小龙四小虎层出不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成为了全球化3.0模式的加速器和终结者。

(作者为' target='_blank'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罗浩 HN0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美国主导中国终结的全球化3.0》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夏立军:大数据3.0时代迎爆炸式增长忠旺回归A股 或开启境外上市公司“返乡”3.0时代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任泽平:A股主跌浪已经结束了 便宜股票可以买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