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概念作为去年上半年最牛的题材之一,去年四季度再度大涨之后,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而熄火,今年以来与' 大盘指数走势基本相当。
市场的关注,龙头是山大华特,自6月底以来,区间最大涨幅高达70%! src="http://p3.pstatp.com/large/ba200004c08cc2eaef5">
但近期,二胎概念又再度受到市场的关注,龙头是山大华特,自6月底以来,区间最大涨幅高达70%!
山大华特大涨背后,最大的逻辑就是受益于新生儿的大量增加,预计今年新生儿数量将至少比往年增加300万。
核心产品伊可新的' 主要消费群体是0-3岁的儿童,家长对价格的敏感性不高,提价空间较大,今年6月1日,伊可新出厂价和零售价均提高11%,有望增厚公司利润2000万元左右。
其它涉及新生儿用药的上市公司,如' 济川药业(' 600566,' 股吧)、' 葵花药业(' 002737,' 股吧)、' 羚锐制药(' 600285,' 股吧)等,近期一两个月的走势都明显强于大盘指数!但近几天来看,相关' 个股已经普遍随着大盘开始调整。
这一轮的炒二胎,已经从概念炒作,转向实质影响的炒作了,从逻辑上来讲,炒作的顺序应该为:母婴药类——奶粉、尿布、奶瓶等——玩具——幼儿教育。
目前来看,母婴药类已经带头完成了第一波的炒作,那接下来就应该是第二波,奶粉等概念的炒作了。
根据' 长江证券(' 000783,' 股吧)' 研报,今年新生儿数量有望增加20%,奶粉行业需求将在今年9-10月份开始迎来需求拐点,明年在二胎全面放开有实质影响之后(16年初政策放开,17新生儿数量增加),行业需求有望迎来2-3年的向上周期。
此外,跨境购或将面临全面监管,新方案可能将跨境购(包括之前不在范围内的海淘、代购等)全面纳入监管范围,预计这一规模在100-150亿左右,占整体容量15%,这也意味着在奶粉注册制使得占整体供给20%的杂牌可能面临退出之后,未来将有另外15%的供给将纳入监管范围,行业整体35%的供给量将面临大量减少的局面。
9-10月迎来拐点,8月份正是布局的时机!
A股市场上,涉及奶粉的有:' 贝因美(' 002570,' 股吧)(002570)、' 伊利股份(' 600887,' 股吧)(600887)、' 西部牧业(' 300106,' 股吧)(300106)、' 光明乳业(' 600597,' 股吧)(600597)、' 皇氏集团(' 002329,' 股吧)(002329)、' 天润乳业(' 600419,' 股吧)(600419)等。
(责任编辑:姜奇琳 HF0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深挖中长线机会 二胎概念将卷土重来(附股)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