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今年<a]()
债券违约额两倍于去年,猜猜41只违约债承销商??? src="http://i8.hexunimg.cn/2016-08-19/185613580.jpg"> 对
证券公司
投行人士而言,今年不仅是身累,还有心累,因为除了应付各种专项核查,还要应对产品违约,尤其是
债券违约。
确实,今年有关
债券违约的消息来得有点频繁,不论是民企,还是地方国企,甚至连央企都卷入其中。Wind'
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发生违约的
债券已达41只,
债券余额共计246.31亿元,牵涉到的发行主体有22家。违约金额超过了去年全年两倍。
2016年41只
债券违约,涉资246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发生违约的
债券有41只,
债券余额共计246.31亿元。其中有8只违约
债券的主承销商来自
证券公司(包含一只联合承销),涉及金额30.3亿元。而2015年发生违约的20只
债券涉及金额119.6亿元。
而从2014年国内
市场打破刚兑至今,总共违约金额为385.51亿元。可以看出,今年大半年的时间,违约金额也差不多是去年总和的2倍。

按照发行方式来看,违约的私募债和公募债基本各占一半。从行业来看,钢铁、煤炭、有色这些过剩产能集中的传统行业成为违约重灾区,而农业、食品、物流等行业的违约情况也开始增多。
比如,有南京雨润、内蒙古奈伦集团、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三家企业的8只
债券在2016年违约。违约主体中的江苏中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春和集团有限公司都是物流相关的企业。
具体来看,从牵涉违约的23家发债具体企业分析,上海云峰集团是最大的违约债主,有56亿
债券余额需偿还;其次是' target='_blank' >东北特钢,待偿还额47.7亿,随后是保定天威集团和山东上水水泥集团,涉及
债券余额为35亿和26亿。
此外,涉及
债券余额超过10亿元的
债券主体还有5家,分别是内蒙古奈伦集团、保定天威英利' 新能源、广西' 有色金属集团、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
从上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截至目前,发债主体涉违约债数量最多的为东北特钢,共计7只
债券违约。据wind统计,目前东北特钢未兑付
债券余额47.7亿,具体包括2015年4期、2014年1期和2013年2期。不到4个月的时间,东北特钢连续7只
债券违约,也让其陷入四面楚歌的焦灼状态。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云峰集团,共有6只
债券违约,涉案金额分别达56亿元;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有4只
债券违约。
违约主体近七成来自央企和国企
与过去两年不同的是,今年信用债
市场的“央企”、“国企”信仰逐渐被打破。值得注意的是,违约
债券发行主体有近七成来自央企和国企。这也被业内人士看做是信用债
市场最大的“雷区”。
此外,还有山东山水水泥、南京雨润两家外商独资企业,以及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这一外资控股企业,也加入
债券违约主体。
“宏观基本面是带来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上海某大型
上市券商固定
收益部总经理称,近年来,我国宏观
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产能过剩,而煤炭、钢铁等主要集中在央企和国企。在去产能背景下,央企和国企出现"违约潮"也就变得相对正常。
今年4月6日,央企子公司的6亿短融“15华昱CP001”未按期对付,成为煤炭行业首例违约。据了解,该违约
债券发行主体正是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正因受煤炭
市场'
行情疲软影响,煤炭销售
价格大幅下降,2015年前三季度,本公司经营' 业绩出现亏损,造成公司资金链紧张。
而是去年10月,央企债“10中钢债”成为钢铁企业首例,今年的东北特钢是辽宁省的第二大国企,7只
债券违约,至今仍待解决。
“即便央企、国企已开始出现违约,但
投资者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就连评级都会高一些。”某拟
上市券商
投行负责人称,但实际上,这些企业的资质、经营状况差别悬殊,信用
风险也会比较高,
投资者应区分来看。
有分析人士称,大部分信用债都没有担保,在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的情况下,如果
债券到期无法兑付,那只能怪自己投资不善;现在
市场对于信用债违约的担忧日益强烈,如果“踩到雷”,折价转让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申请重组或者破产清算来尽可能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数据也证实的确如此。据Wind统计,在今年违约的41只
债券中,仅有1/3的
债券有担保人。
41只违约
债券的主承销商原来是他们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频繁发生的
债券违约事件,也加剧了
市场对于承销商的质疑。据Wind统计,上述41只违约
债券中,主承销商不仅有
银行也有券商,而且
银行承销的
债券数量和规模更多。
![以违约<a]()
债券数量最多的东北特钢为例,其主承销商基本都是
银行,7只违约
债券牵涉到的
银行有农业
银行、平安
银行、国开行、招商
银行、浙商
银行、恒丰
银行和渤海
银行;上海云峰集团的主承销商业均为
银行,分别为光大
银行、中国
银行、广发
银行、平安
银行、浦发
银行。 src="http://i3.hexunimg.cn/2016-08-19/185613582.jpg"> 以违约
债券数量最多的东北特钢为例,其主承销商基本都是
银行,7只违约
债券牵涉到的
银行有农业
银行、平安
银行、国开行、招商
银行、浙商
银行、恒丰
银行和渤海
银行;上海云峰集团的主承销商业均为
银行,分别为光大
银行、中国
银行、广发
银行、平安
银行、浦发
银行。
当然,41只违约债中,也有8只
债券的主承销商是
证券公司,分别为' target='_blank' >中原
证券、' target='_blank' >新时代
证券、' 国海
证券(' 000750,' 股吧)、' target='_blank' >华林
证券、渤海
证券、' target='_blank' >信达
证券、' 申万宏源(' 000166,' 股吧)及'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其中,国泰君安涉及的违约
债券是和' 交通
银行联合承揽的。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和交通
银行联合承销的“15川煤炭CP001”,是上述9只
证券公司主承违约
债券中,涉及
债券余额最多的一只,余额达10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华林
证券承销的“11蒙奈伦债”,涉及
债券余额8亿元。据“11蒙奈伦”5月4日发布的' 公告显示,由于该公司经营困难,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用于偿付本期
债券的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
而新时代
证券承销的“14佳源债”,
债券余额1.5亿元。
其余5只违约
债券余额低于1亿元。分别是渤海
证券承销的“12泰亨债”、中原
证券承销的“14益优02”、信达
证券承销的“12中成债”、申万宏远承销的“14中恒02”、国海
证券承销的“13中联01”。
“现在本着宁可少赚,也不能踩雷。”北京某
上市券商
债券部相关人士称,尽管目前已持有的
债券虽然尚未出现违约,但是出现了停牌,也让团队十分紧张。再加上最近监管层对
债券的强监管,真是伤神、伤身、又伤心。
“虽然
银行是信用债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券商、
基金承担的
风险有可能超过
银行,且
银行面临的
风险也是‘因行而异’。”上述上海某大型券商人士称,
银行既可以给一家企业发放贷款,同时也可以让承销部门来承销相关
债券,
银行能够掌握很多不需要公开披露的关于发行主体的信息和
数据,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发行主体信用变化的状况,比券商更有优势。
(责任编辑:陈晓伟 HF093)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涉资246亿今年
债券违约额两倍于去年 近七成来自央企和国企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
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