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局下,中央及地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化解煤钢过剩产能的重磅文件,煤炭行业收效明显,成果显著,在二级市场亦有亮眼表现。
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276个工作日的限产计划,以及用3-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的工作目标。从4月份开始,各地区开始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煤炭产量开始大幅下滑。虽然,下游需求难有大的起色,尤其水电对火电替代尤为显著,但是相比供给侧,需求侧相对平稳。
随着国内煤炭市场出现供需偏紧, 煤价呈现大幅回升态势。' 数据显示,1-8月环渤海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持续上涨123元至494元/吨,涨幅高达33.15%。
上半年,在产销量下滑、煤价虽上涨但总体偏低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营收同比仍然大幅下滑,但是得益于公司大力度降成本以及剥离亏损业务,整体利润呈现上涨。“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评选”2015年能源板块第二名、中泰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刘昭亮等对重点覆盖的28家煤炭企业统计显示:营业总收入为2327亿元,同比下降14.3%;营业总成本为168亿元,同比减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01.5亿元,同比增长28.3%;平均每股收益-0.033元,同比缩窄58%。
同时,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煤炭股平均应收账款为31.3亿元,同比下降4.9%。在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的情况下,煤炭股平均应收账款下降主要是煤炭企业定价权增强,回款难度明显减小。
为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9月8日,发改委召集神华、中煤等数十家大型煤炭企业,召开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启动工作会议。会议指出,《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已上报国务院领导圈阅,将于近期将发布;预案内容包括启动条件、实施主体、实施形式等,建立三、二、一级响应机制会对未来煤价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按照刘昭亮的预测,全年需求是37.5亿吨(同比下降2亿吨),下半年继续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核定的产量,产量33亿吨(考虑4月份开始严格执行276日限产),进口维持2亿吨,库存消耗掉1亿吨,则行业仍存在1亿-2亿吨的缺口。
“行业从严重的供过于求走向供需平衡是政策出发点 ,短期行业供需缺口仍存在 ,此次先进产能的调节不会打压煤价,只会抑制煤价上涨的速度。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企业' 业绩将有爆发式增长,' 行情逆转及持续性将具备坚实基础。”刘昭亮表示,未来6-12个月继续看涨煤价。
刘昭亮也认为,供给侧改革是促使煤炭行业从严重的供过于求走向供需平衡,煤价也走向理性均衡的过程。“从企业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当前煤价仍然难以使得大部分煤企扭亏为盈,煤价仍有上涨的空间。”据其判断,到年底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有望达到550元/吨,' target='_blank' >吕梁主焦煤价格达到800元/吨。
另外,随着' 国企改革速度有望加快,也有利于优质煤业做大做强。“国投公司已把' 国投新集(' 601918,' 股吧)股份转让给中煤集团,其他非专业煤炭国企后续有望接棒,由神华、中煤等新组建的国源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在资产整合上将大有作为,这与中央做大专业化煤企目标一致。”刘昭亮认为,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相辅相成,国企改革不再仅仅是注入资产提升业绩,还可能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存量资产的盘活、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体现在成本的下降和效益的提升。
(责任编辑:王曦晨 HF068)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泰证券刘昭亮:供给侧改革推动采掘业走向理性均衡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