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过慈善捐款,听说过爱心捐赠,大家听说过IPO扶贫吗? 今年9月,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扶贫的新政发布,引来市场广泛质疑和担忧,担忧IPO大扩容,质疑劣币驱逐良币。可是,IPO怎么能跟扶贫挂上钩呢,他俩完全不搭界啊。 咱们先简单说一下IPO扶贫到底是啥。由于内容较多,我们总结一下:《意见》可能会降低贫困地区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门槛,或将以融资功能提升的方式加快企业发展。此外,《意见》可能会强化发达地区企业向落后地区的流动,从而提升落后地区综合经济
如何帮助贫困地区找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引导激励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金融扶贫,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IPO扶贫应运而生。《意见》降低了贫困地区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门槛,便于落后地区企业融资。具体来说,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 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而对注册地在贫困地区的企业申请在' 新三板挂牌的,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挂”政策,减免挂牌初费;对注册地在贫困地区的企业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适用“即报即审”政策。
咱们先不争论新政的优劣,既然新政出来了,我们无法短时间撼动,除非跟熔断机制一样奇葩。投资者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利用“IPO扶贫”新政赚钱。
首先是会不会有大量排队企业“搬家”至贫困县。'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中部217个,西部375个。而在700余家IPO排队企业和近千家上市辅导备案受理的企业中,位于贫困县的企业不足10家,这也意味着或许有很多贫困县是没有符合IPO标准的企业的。而如果此时一些成长性不明朗的企业马上迁址,或者事先买壳,过会几率和速度都会大大增加。
其次是还可能会出现去贫困地区设壳的现象。一直以来,壳资源都被热炒,该政策可能带来借壳操作空间。如果拟IPO企业在贫困地区收购企业或注册公司设立壳资源,然后注入拟上市资产,并通过搭建控股型架构,使得贫困县的企业单元成为上市体系的发行人主体也并非不可行。
就像春运时会有针对学生和农民工的优惠,证监会作为监管、审核部门,基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初衷,优先审核贫困地区的企业IPO申请,让这些落后地区的企业在当前IPO堰塞湖的现实情况下加快审核速度,节约上市成本,更好的为当地社会创造效益。在' 法律上,这是政府正常履行调整经济的权力,无可厚非。
天时地利人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风水轮流转。原本贫困地区的上市公司,一没' 业绩,二没空间,三没希望。这下好了,给游资和庄家一个炒作的理由,风口上的猪可以放心大胆的飞入太空。这就是政策套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住第一批机会。新政刚刚出来不久,庄家要吸货也需要一段时间。正好现在' 大盘半死不活,萎靡不振,这时候你恐慌,庄家可乐开花。可以预见的是,大盘越不上涨,甚至下跌的速度越快,这些股票 爆发的时点就越早。
想啥呢?赶紧选吧!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IPO也能扶贫?》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