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 大盘先跌后涨,收盘时勉强上涨,拉出了第七根阳线,走势应该还算不错。由成交量看,全周虽不是特别大,却也未出现明显的萎缩迹象,这一般暗示资金参与度尚可。
近期消息除人民币贬值外,几乎全是利好,虽然部分利好可能还是有些争议的。在比较有争议的题材中,“市场化债转股”可能得排首位。如果“市场化”能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那么该题材才可能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也只能带来一轮短线急炒。
上周一些债转股题材股走势强劲,但仔细一看,' 业绩极好且与债转股密切相关的银行股却走势不振,这说明市场对债转股仍存有疑虑。楼市调控应对股市构成利好,这已被大多数投资者认可,只是大家对利好程度的理解不尽一致。由上周大盘表现看,可能确实有少部分资金已试探性进场,只是不知道接下来成交量会不会进一步放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 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涨幅回升至1.9%,而PPI由连续几年的负值变成了正值,令人头疼的工业通缩基本得以摆脱。这条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如果结合前期公布的较弱的进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形势可能仍不太明朗。
但总的来说,经济回升与工业通缩消退应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对抵抗人民币贬值也有些好处。此外,较高的CPI预示着,央行极可能并不愿让人民币过度贬值。因一般来说,在通胀走高的情况下,若任由汇率贬值,接下来通胀很可能更高。
四季度稍晚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很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美联储是否' 加息。A股' 主力选择在四季度之首就往上做,其中既有消息面碰巧非常配合的原因,应该也有一些主观上的意愿。对主力来说,如果四季度要做一波,是宜早不宜迟的。
由于年末的不确定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主力炒作是有可能缺少“长性”的,故此轮' 行情在性质上仍可能仅是种反弹,大伙博弈的就是对相对高点的把握。
上周五大盘展现出了较好韧性,加上物价数据比较有利,本周大盘或许还有机会上涨,但我暂不认为能上涨太多,除非成交量异常地、持续地放大。就短期来说,投资者不妨暂且先看' 沪指能否封闭3079点那个跳空缺口。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郑眼看盘:物价回升 暂支撑股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