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释放重磅信号
和讯" 股票 消息 昨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公开讲话中脱稿痛批“野蛮收购”, 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做害人精。
这是刘士余接任证监会主席以来首次公开讲话,本身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就备受关注。而其所提及“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谋财害命的害人精” 、“杠杆收购”、“来路不正当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等严厉措辞,随即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证监会发布原文
同日,保监会副主席" 陈文辉公开指出," 保险公司如果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绕开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本监管就变成了“马奇诺防线”,修得再好也没有用。绕开监管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得了。
两位主席同时“出手”,周一A股市场何去何从?
观点一:举牌概念股重大冲击 留意七大保险系
"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首席分析师钱向劲认为:“证监会主席的言论,势必对举牌概念股构成较大冲击。但要说对市场影响,可能更偏向于积极一面,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值得注意的是,险资举牌的股票 往往是偏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而周期性行业基本面长期来看调整格局难改,因此恶炒这类股票 造成其他题材失血,反而不利于营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敏感的12月更容易引发恐慌情绪。”
具体有哪些举牌概念股?2016年以来至今,沪深两市已有58家上市公司遭遇近百次举牌,各路保险机构已经买入多家上市公司共计762.36亿股股份。有分析指出,七大保险系举牌最为活跃,分别为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阳光保险系、" 国华人寿系和华夏人寿系。
观点二:只是一次正常讲话 不要过分误读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 刘纪鹏认为,市场没有必要做如此过度的反应,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讲话。媒体在报道中有些按自己的理解认为是针对某一家或某几家保险资金,这是不准确的。如果过分和过度的举牌而导致资本市场上人心慌慌,造成整个市场的不稳定就不好了。刘纪鹏特别强调,下周一深港通开通的日子里,媒体和投资人就更应该从正面理解才是。
观点三:下跌就是建仓机会 首选大蓝筹
和讯资深投顾徐小明认为,股市短期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但是不会影响中期向好。市场人士扬韬也指出,如果周一低开或者低走,是建仓机会,市场下跌空间有限,首选的还是大蓝筹。
“显然,险资举牌有利于被举牌的股票 上涨。但险资不举牌,股票 的价值仍在那里。而且刘士余的讲话很明确,是禁止险资胡乱举牌兴风作浪坑民害民,保险资金的常规运作和举牌并不在禁止之列。比如,安邦保险嗅觉那么灵敏,难道不知道上层政策?但安邦这一次举牌,选择的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中国建筑,而且第一次举牌就明确是支持实体经济,只是财务投资,这不就是未来的方向吗?”扬韬分析。
观点四:踏踏实实做成长股 优质中小创和次" 新股受益
资深" 私募经理" 吴国平称,踏踏实实做好成长挖掘,不要乱用杠杆。刘士余讲话对近期险资举牌概念股,或杠杆举牌概念股,无疑是打击,承受调整压力是肯定的。吴国平坚定认为真正的价值投资在于挖掘和发现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举牌资金挤出后有望流入真正的成长股中来,部分优质中小创和次新股将带来积极意义。
最后来看一下机构对刘士余讲话的深层次点评。
私募的西藏琳琅投资" 王琳表示,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首先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其次是防金融风险、防资产泡沫,极力避免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但是目前一些金融资本,尤其是一些举牌资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实体企业的股权是一个威胁,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脱实向虚,与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南京胡杨投资张凯华认为,目前来看,杠杆资金对上市公司举牌的负作用大" 于正作用,而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收购是通过资本的介入,更好地使上市公司更好的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从目前险资举牌来看,给市场带来的是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是为了一波股价炒作,把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沦为资本的工具,这样对中国经济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责任编辑:金明正 HF02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释放重磅信号 四大观点剖析A股影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