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国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A股IPO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共227家中企在A股完成IPO,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记录,IPO募资规模达1500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接近翻番,突破1万家,全年融资1405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2.39万亿元
2016年" 新股发行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上半年整体保持缩量发行,而下半年以来,发行节奏明显提速,特别是12月份发行数量已经达到51只,单月发行量创出近年来新高。1月底即将迎来春节假期,但按目前发行计划,仍有高达42家公司等候发行。
今年以来,监管层更是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年A股IPO为320家至350家左右,融资规模在2200亿元至2500亿元左右。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四成至五成。
IPO堰塞湖一直都是A股的大难题,证监会此举大幅提速,也正是为求能够化解该项杂症。事实上,在化解IPO堰塞湖的问题上,证监会并非没有措施,自去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已愈发趋严,以及打新无需存留资金,这些措施都是为IPO腾挪空间,以及降低抽血效应。
纵观近7年来IPO数量与" 沪指走势可以看出,每当IPO数量上升到巅峰的时候,也是指数见顶时刻。09年底沪指见顶后一路走低,IPO数量也随之下滑直至2012年底暂停。2014年重启IPO之后发行数量也一路攀升,至2015年5月,股指与IPO几乎同步见顶。IPO暂停数月后,于2015年11月再度重启,至2016年12月单月发行量达到51只,当月A股市场也出现大幅调整。
(责任编辑:崔凯 HF01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51只新股创近年新高 A股指数是否见顶》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