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节节走低,' 创业板指数更是连续收阴。' 上证指数因为金融股护盘,跌幅有所收敛,勉强守住了3100点整数关。我们认为,短线A股调整压力仍待进一步释放。
旧估值体系逐渐瓦解
2016年底,A股面临资金面收紧的压力,以及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到了2017年,资金面紧张情况得以缓解,人民币汇率也有所企稳,但A股仍然不见起色,反而更为低迷。究其原因,是因为出现了让A股市场调整的新压力因素,即IPO加速使得筹码供应加大。
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原先的估值体系是建立在筹码相对稳定、壳资源价值相对高企的基础之上的。但持续快速的IPO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增多, 使得现有的壳资源价值大大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壳资源需求在降低。而壳资源价格往往是A股的底部支撑,壳资源的不断贬值,其实也映射出A股的市值底线在不断降低,其估值重心自然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新年以来,英' 美股市持续拉升,但A股却持续低迷。
新估值体系雏形渐显
不过,虽然壳资源价格不断下降,但只是对小市值品种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创业板' 新兴产业股等品种。此类' 个股前些年主要是以收购、兼并等外延式扩张而获得快速成长的,市值一般都在4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以往新兴产业股、小市值品种的估值,并不是以市盈率为锚,而是以市值为锚。一旦市值底线持续下降,也就意味着创业板的估值中枢持续下降,这也是近期创业板指数持续下跌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主板市场来说,压力其实并不大。一方面因为主板市场' 中金融股、石化股等品种的估值并不高,银行股的估值甚至只有6倍左右市盈率、1倍左右的市净率,但其股息率却高达4%,甚至更高。所以,这类个股获得了资金青睐;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并且在未来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央企改革、产业整合仍是主要政策导向,相关个股有着强大后续题材配合,因此,这些个股近期一直保持相对活跃的走势,成为存量资金的避风港。
由此可见,一方面小市值品种持续走低,意味着旧估值体系正在瓦解;另一方面则是大市值品种的活跃,意味着新估值体系正在形成。同时,驱动新旧估值体系切换的资金结构也在形成,主要是机构资金的力量大大增强,比如证金、汇金,还有' 保险资金、养老基金。这些机构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对市场新格局的牵引力量也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新估值体系有望慢慢形成。
短线压力犹存
就短线来看,新旧估值体系切换必然会带来阵痛,因为' 新股正在持续快速扩容,旧估值体系正在解体,小市值品种还在继续走低。所以,本周来看,创业板的调整压力还在释放,创业板指数仍有试探前期低点的可能性。
不过,新估值体系正在形成,也正在形成新的投资机会。大市值品种仍是避风港,甚至不排除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比如混改概念股和金融股。这两大板块的优势就是估值低,且未来有一定的新题材催化剂,因此,后市对'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化国际(' 600500,' 股吧)、'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等品种仍可跟踪。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新旧估值体系切换引发短线阵痛》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