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融资新规亮剑,命中再融资乱象的“七寸”,且效果仍在持续发酵。新政出台仅一周时间,就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挥刀自宫”,终止或变更定增计划。再融资政策调整,与正在市场化发行的IPO遥相呼应,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影响正面、积极,改革使资本市场正在慢慢向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转变,这也与《证券市场红周刊(博客,微博)》一直以来对政策和市场的判断一致。2017年2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刘士余将介绍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等方面情况。A股正在酝酿质变。
《证券市场红周刊》是市场中较早持续关注“资本乱象、呼吁改革再融资规定,通过IPO市场化来改变A股生态”的媒体。在2016年9月24日,就刊发《定向增发越来越畸型 再融资政策应调整》,一针见血地指出再融资乱象。在2016年12月3日刊发《“变味”的定增》专题,再次指出“兜底、圈钱,定增背后乱象频出”,定增市场亟须被规范。在2016年1月6日,刊发《IPO加速重构生态还是“导演股灾”》一文中,指出定增才是市场抽血的真凶,IPO市场化短空长多,阵痛后蓝筹股价值终将回归。
一直以来,在投机氛围挥之不散的A股市场,价值投资多被视为“伪命题”,甚至不少人把' 贵州茅台(' 600519,' 股吧)频频创下历史新高当做个案去理解。但近一段时间,' target='_blank' >美的集团、' 五粮液(' 000858,' 股吧)、、贵州' 茅台(' 600519,' 股吧)、' 老板电器(' 002508,' 股吧)、'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等一批绩优白马股集体创下新高,这一幕的出现无疑在阐述一个重大事实,那就是价值投资在A股未曾落幕,而且正在借着当前的A股生态重构大放光彩。
不论是IPO高速发行常态化,还是再融资新规落地,又或是养老金入市和' 股指期货松绑,这一系列事件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A股的投资规律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监管正在倒逼依靠讲故事的大部分伪成长股被动杀估值,并驱使资金流入一二线等绩优蓝筹股。整个鸡年的市场,抓大放小、弃高就低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证券市场红周刊》也将围绕蓝筹股这条脉络来为读者梳理资本市场的机会。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和讯网今天刊登了《A股质变正当时》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