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还是“慢熊”,围绕A股趋势的争论常在投资者耳边萦绕。自2016年股灾之后,A股就在熔断“巨坑”中爬行。以上证综指为例,自2016年1月探底2638点之后运行了15个月,截至本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103.04点,期间上涨了17.63%。
然而,主板指数的反弹掩盖不了市场结构性分化的加剧,今年以来投资者强烈地感觉到,' 股票 越来越难做了,赚钱不易,亏钱却很快。今年4月中旬以来,上证综指止步于3300点关前,本周五创出3092点调整以来新低,期间指数下跌6.16%,而同期跑输' 大盘的' 个股超过2000只,占比逾六成。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ST锐电股价跌破2元关口,时隔两年A股再现“一元股”;本周四,*ST海润报收1.90元,成为年内第二只“一元股”,而这一幕以往在熊市中才能看到。
根据Wind统计,如果剔除2016年以来上市的' 新股,最近一个月间,两市已有110只A股创了2638点以来的新低。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虽然目前股指还在3100点之上,然而A股近期低价化的趋势似有加速迹象。统计显示,截至周五收盘,两市五元以下的股票 有159只,其中 “一元股”3只,“二元股”14只,“三元股”50只。通过对比2638点时A股股价,记者发现,目前“一元股”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水平;虽然目前“二元股”数不及当时的一半,但“三元股”的数量已经接近了当时的水平。而就在今年4月初,A股除停牌的*ST新亿外尚无“一元股”出现,“二元股”仅有9只,“三元股”38只。
对于目前A股这种低价化趋势,笔者认为这正反映了A股生态已现恶化迹象,其背后是估值艰难的回归以及题材性个股泡沫的破灭。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金融监管加强抑制了投机性炒作;二是上市公司重组愈发艰难,使得壳资源价值大大降低,一旦' 退市(以*ST个股为代表),投资者很可能颗粒无收;三是新股大量发行使得中小盘股稀缺性不在;四是伪成长、伪白马公司' 业绩风险加大,难以吸引中长线资金;五是' 大小非及机构资金高位兑现欲望强烈。 汤晓飞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A股已现低价化趋势 A股生态已现恶化迹象》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