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 大盘自攻下" 沪指3300点关口后,仍然继续稳健上升,市场人气旺盛。因此,市场的言论更乐观,从结构性牛市向整体性牛市转化的预期越来越强。请分析一下,A股会整体走牛吗?
A股能否整体走牛?
皮海洲
A股大盘在攻下3300点关口后,又继续向3400点进发。与此对应的是" 创业板也创出本轮反弹新高,并一度攻下1900点。而伴随着股指的走高,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两市日成交达到6000亿元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两市融资金额突破9500亿元,整个市场人气显得较为旺盛。舆论上股市迎来牛市的声音鹊起。
在" 美国股市走牛了九年,指数一再创出历史新高的背景下,A股却还在半山腰上停滞不前,一些" 个股股价甚至还在历史低位上徘徊,因此,作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对牛市的期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某些市场人士鼓吹牛市来了的言论是很能迎合投资者的心理的。但A股市场能否迎来整体上的牛市" 行情呢?这却是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目前市场有一种说法叫“结构性牛市”,这是一种安慰投资者的说法。实质是部分个股或少数个股创新高而大多数个股不涨或涨幅有限的一种走势,这种说法即便是在大熊市里也是成立的。而整体走牛,或全面牛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牛市,不只是指数走牛,而且绝大多数个股也走牛。对于A股市场来说,要走出这种全面牛市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某些市场人士之所以认为A股迎来牛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经济已经安全着陆,并在底部企稳回升,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叫做“新周期”。因为经济回升了,开始了新周期,所以股市走牛。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其实是一种幼稚与无知。因为中国股市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或者说只是一个失灵的晴雨表。回首过去中国股市走过的历程,虽然中国经济曾经有过“黄金十年”的发展,但在这“黄金十年”里,中国股市不涨反跌,股市丝毫感受不到黄金的气息,反倒是有“臭狗屎”的气味。所以,认为中国经济走好,股市就必然走好的说法,只能表明当事人对中国股市一无所知。
中国经济“黄金十年”,A股却走出“臭狗屎”的走势,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中国股市是一个问题市的缘故。股市自身存在的问题抵消了“黄金十年”带给股市的正面影响。比如,中国股市“圈钱市”的定位问题,股市是为融资服务的,而不是为投资服务的。又比如弄虚作假、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再比如,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的问题等。总之,A股市场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严重地拖了股市行情发展的后腿。
然而,时至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的问题甚至越发严重。比如圈钱市的问题,A股正越陷越深。不仅" 新股发行越发加快,而且" 大小非套现也越发严重,股市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东们的提款机。投资者的利益仍然成为圈钱市牺牲的对象。在这样的市场里,是很难走出真正意义上的牛市行情的。即便市场出现阶段性的疯狂,但最终也只能象2014年~2015年的疯牛行情一样,终点又回到起点,甚至演变成股灾。
而且就目前股市的估值来说,也并不支持牛市行情的发生。经过近一年的炒作,目前蓝筹股已经被炒到了历史的高位,有的甚至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这类" 股票 继续炒作只会形成蓝筹股泡沫。而中小创的估值本来就很高,如截止9月7日,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达到53.28倍,这远高于已经走了9年牛市的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水平。这样的股票 再继续大幅炒高,只会重复2014年~2015年的疯牛故事,怎样炒上去,就又将怎样跌下来。
也正因如此,对于这种制造泡沫、放大泡沫的暴炒,也很难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同。毕竟抑制泡沫,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是近年来市场监管者的一个重要任务。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是监管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牛市论”是得不到管理层支持的。对于当前的股市来说,能够维护目前这种稳中有升的格局,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也是国家队努力护盘的结果。对此投资者要知足,市场人士也要知足,而不要对股市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进一步说,股市再来一轮2014~2015年那样的疯牛行情,这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黄湘源
" 高善文近期一篇关于经济周期的文章,因涉及肯定经济底部已经可以确认和股市已经转入牛市,同任泽平的新周期论一起,被视为牛市论的代表作。高善文本人却因为一些媒体在标题中显著突出了“底部”、“牛市”等字眼而特意发文澄清,声明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也不利于促进市场的稳定。这在旁观者看来,或不免有欲盖弥彰之嫌。不过,从敬畏市场的角度来看,慎言牛市毕竟不无可取之处。
大盘在冲关三次冲过了3300点之后,很快就逼近了另一个整数关口3400点,创业板更是六连阳,重上1900点。随着沪指月线级别MACD呈现金叉,KDJ金叉向上发散,中小创技术指标不断走强,人们对牛市格局充满期待。这是不难理解的。不过,尽管主板和创业板的此番上涨势头够猛,并且,假如从" 刘士余就任证监会主席算起的话,累计上涨幅度已经达到20%以上,但是,不能不看到,大盘在2016年11月底冲上3301点以后,不仅在半年之内一路下跌了近300点,并且,好不容易才在近一二月来一步一步地重新攀爬到3300点上方。仅仅因为股指短期冲刺的强而有力以及部分个股的特别生猛而轻言牛市,显然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的。
中国股市历来就是政策市,此次指数短时期内的强势表现同政策面的支持自然更不可能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两融增量资金的贡献。自8月初融资余额突破9000亿元关口后,短短一个月内,两市融资余额增长超过500亿元,截至日前两市融资余额已经增至9518.91亿元,年内首次站在9500亿元上方。这些高风险偏好新增资金的大量流入,对" 有色金属、钢铁类资源类股票 的飙涨功不可没。然而,这种明显的短期行为对于股市的长期发展来说究竟又有什么好处没有呢?这恐怕就更不好说了。
尽管牛市论的鼓吹者将支持牛市的基础归功于经济底部的确认或新周期的出现,不过,煤飞色舞现象的愈演愈烈与经济转型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大方向毕竟是格格不入的。再说,银行金融股的一股独大不仅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和股指整体发展的健康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不无畸形的失衡。未来如果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存量与增量不均衡问题,而是如此过于急功近利地靠拉升什么牛市来粉饰太平,则不要说经济转型或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股市恐更将无从谈起什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股市目前的所谓常态化虽然增加了小市值新股发行上市的机会,但是,由于对于" 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大体量股票 的整体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显然缺乏对接的必要准备,而且,也没有为面广量大的大股东减持和不具备继续上市条件的公司的" 退市留足必要的空间,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重中之重也还有待落到实处。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牛市一飞冲天也许是不现实的,弄得不好,反而还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所以,我们尽管比什么时候都更期盼牛市,但是,轻言牛市不如敬畏牛市。在笔者看来,无论牛市不牛市,牛多和牛少,理性才是最重要的,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是最重要的。
A股整体走牛的可能或不大
曹中铭
自8月25日一根阳线突破" 上证指数3300点之后,市场做多的氛围更加浓厚。随着股指的走强,投资者对于后市也日益乐观起来,包括业内人士及相关机构,均发出“牛市来了”的声音。当然,牛市光临市场是每个投资者所期望的,但在目前情形下,A股整体走牛或不那么容易。
比如,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排除无谓的概念炒作,站在商业的立场,可以提出两个更加明确具体和相互联系的问题来展开讨论,一是,7年经济增速下行的底部是否已经可以确认?二是,股票 市场是否已经转入牛市、至少是大级别的反弹?我个人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都是肯定的。此外,众多" 券商研究人员,大都对后市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认为A股估值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打开A股K线图可知,从2016年1月份上证指数探底2638点之后,股指一直处于一种震荡上行的态势。期间,有上涨也有回落,但总体上保持向上的趋势。如今,在股指成功突破此前多次遇阻的3300点整数关口后,后市看高一线或出现“牛市来了”的声音,其实并不奇怪。
今年上半年,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走势抢眼。相对于疲弱的市场,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表现,既是其时A股的一块“遮羞布”,也在市场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而在市场存量资金有限的背景下," 业绩优良、流动性好、号召力强的蓝筹股成为投资者首选,既是市场资金逐利的结果,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事实上,创业板近期的表现,才是投资者对于A股整体走牛的一大信心支撑。在证金公司、养老金等国家队现身于创业板公司走势,并不被投资者所看好。但正如上半年市场资金选择蓝筹股一样,创业板持续两年的下跌,无论是调整时间,还是在调整的幅度、力度与深度上,都基本上已经到位,因此才会有国家队资金选择创业板公司进行投资。
包括上证指数、深成指、" 中小板指数以及创业板指数的走强,形成了众多主要指数齐头并进的格局。而且,如果上证指数从2638点算起,也早已步入“技术性牛市”,但“技术性牛市”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牛市,众多主要指数的走强,也不意味着牛市的来临。
一轮牛市行情首先需要宏观基本面的支持,正如股谚所说的宏观决定大势。10年前那轮牛市,有股改红利,有人民币升值与流动性过剩的基本面,这是当年牛市的重要基础;2年前的牛市,有通过股市促进经济转型的基本诉求(尽管没有成功)。如今的宏观面上,虽有央企的整合,有此前的供给侧改革,但由于惠及面相对有限,无法从根本上对一轮牛市行情形成支撑。仅仅从这一点上讲,A股整体走牛还尚需时日。
当然,这并不妨碍结构性牛市与个股行情的展开。事实上,无论是上半年的上证50成分股行情,还是蓝筹股行情,其实都是结构性行情。体现在个股上,涌现出牛股的不仅有蓝筹股,也有中小创。因此,对于后市,投资者无须将过多精力放在牛市是否来了的无谓猜想中。牛市是否光临市场,是宏观大势所决定的。作为投资者,紧跟市场热点,精选个股,顺势而为,才是当前投资的最高境界。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史月波周复盘:B股周线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上攻3400依旧有力 一类股将成本轮行情核心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创指调整空间有限 每次回调都是买入机会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短期将面临变盘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一高手持股跟踪与买股逻辑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直播:老肖周末来论股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牛市三只超级强势股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无线雄安”3股受益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经贸交流会关注6股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农业供给侧改革7股将起飞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石墨烯5股崛起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亮点题材或催生空间机会 2股重组标的曝光 ink" target=_blank 360chrome_form_autofill="2">车联网标准化工作加快 相关受益股宜高度关注和讯网今天刊登了《A股会整体走牛吗?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