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哪怕收购一笔几千万资产的“小买卖”,二级市场上也是不管不顾,先来几个涨停、市值增加个几亿十几亿再说。
可今时不同往日。
据统计,最近三个月(9月20日-12月20日),公布并购资产预案并已进入到证监会受理阶段的公司有14家,从预案公布至今,9家公司' 股票 下跌,占比超过6成。在这9家中,其中有8家跌幅超过10%,5家跌幅超过20%;而上涨的股票 仅有5家,占比不到4成。
并购汪联合发起人吴旻表示,并购重组破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证券供需的长期均衡。尤其是过去国内证券化率长期不足,A股结构性供给失衡的问题正在改变。
第二点原因,过去股权市场和股票 市场双双上涨,主要是由于金融监管缺乏统一协调下的资金泛滥,对于二级市场投资人而言,并购重组更像是一个主体,无论成功或者是失败,上市公司买或者是不买,只要有并购重组的概念或者预期就会涨,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在大资管时代资金驱动的筹码上涨,并不是真正的价值驱动。但在资管新规以后,预期资金推动的逻辑难以继续。
第三点原因,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最终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以相对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者占据绝对多数,逐渐变成了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者占据绝对多数。如果说过去我们的A股投资人特别喜欢收入高增长、' 业绩高增长的企业,为此资本支出的边际回报率快速下降也在所不惜的话,那么现在的投资者越来越偏好有稳定性的增长,哪怕这种增长比较有限。
吴旻认为,过去的估值套利或者市值管理,是过去的证券供需失衡、资管乱象与投资者结构瑕疵这三个大的因素带来的。而目前这三大因素都在发生一个较长期的变化,过去的游戏规则可能行不通了。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得摒弃过去那种逢重组并购就追的炒作思路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责任编辑:娄在霞 HN15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股票 要重组,追吗?分析完这3个月来的案例,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