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仔细看看巴菲特与芒格所回答问题的题目,其中不乏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和投资决定的“质疑”:伯克希尔会不会退出深陷丑闻的富国银行的投资?为何会错过亚马逊?为何拥有大量美国运通' 股票 ,而没有大量投资表现更好的万事达和维萨公司股票 ?此外,巴菲特与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掀起“护城河”理论之争,“老巴”甚至还被一位8岁女孩给“问倒”了:伯克希尔近期的大量投资为何背离了原先资本效率的原则?
海外媒体引述一些现场参会者的评论认为,巴菲特的一些观点也许过时了,他不够关注' 新经济,对新技术变化带来的任' target='_blank' >何新型业态和产品也都不够重视,甚至还拿伯克希尔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大做文章。
巴菲特投资了苹果却“放走”了亚马逊,眼看一次又一次的赚钱机会从身边溜走,难道巴菲特真的落伍了吗?
就拿科技股投资来说,十多年前的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破灭,巴菲特不爱冒险的投资风格无疑显露出他的过人之处。那时,在非理性繁荣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科技股,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 。随后,网络股泡沫破灭,' 美国股市连续多年下跌,巴菲特却得以安然度过股灾。大多数人总是愿意追随' 大众的主流,争抢最热门的股票 ,然而旧的东西有时候反而更能适应新情况,何必时时冒险呢?巴菲特坚信: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 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巴菲特在中国有多受追捧,从今年有近万名华人参与股东大会即可见一斑。巴菲特在回答一位中国投资者的提问时也表示,今天美国的很多投资人错过了中国机会,这些投资人应该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中国。
其实不少人也相信,如果巴菲特生在中国,可能不会这么成功,但他的投资理念同样适合于国内市场:投资者都应当回归到企业的价值层面,着眼于长期投资并合理使用杠杆,而不是短期跟踪市场的炒作——何必时时冒险?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巴菲特,他的成功,或许正是致力于风险控制的结果:他不爱冒险,却能确保公司长治久安。“股神”不是一天炼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巴菲特就明确表示对没有投资亚马逊“认错”。不过,他虽然有些遗憾,但并没有为此后悔,表示自己未来“还会继续错过很多东西”。
或许,巴菲特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性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巴菲特的理念过时了吗?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