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工作已逐步走向常态化
今年5月,退市昆机、退市吉恩、烯碳退3家公司退市,市场大部分参与者都给了积极正面的评价。笔者欣喜地看到新一代成熟的投资者群体已然有了显现。但是,随着近期市场出现了一定的震荡,因市值缩水而出现的情绪宣泄再次将矛头指向了退市政策。有“市场人士”代表了广大中小投资者再次挺身而出,呼吁“退市政策要缓行”。
真的能缓行么?缓行带来的代价是什么?历史已经给出了惨痛的答案。所以只有一个结论——坚守住监管的定力。
退市标准清晰客观,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今年,沪深两所共有3家公司退市。其中退市昆机和退市吉恩均连续4年亏损,烯碳退在暂停上市后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退市,均明确触及了沪深两所股票 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条件,退市的标准客观、事实清晰、依据充分。3家公司股票 退市过程比较平顺,投资者也较为接受,基本上没有大的争议。从近几年退市制度执行情况来看,将业绩多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予以退市,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市场共识。
这说明退市工作已经逐步常态化。这几家公司股票 的退市,均触及了财务类退市指标,这些指标也都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退市标准。将上述公司清出市场,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要措施。
从严执行退市制度是一以贯之的
我国退市制度历经多次改革,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逐步健全,监管机构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从严监管的立场一直没变。以沪市为例,先后实施了多单“首例”,包括首单央企退市长航油运,首单主动退市中国二重,首单重大违法退市博元投资。再结合今年的退市吉恩和退市昆机,都反映出监管机构对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是一以贯之的,对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
(责任编辑:王曦晨 HF068)想了解更多关于《董登新:别让市场短时震荡摇摆"优胜劣汰"的监管定力》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