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又见“2”时代”。本周各大指数同步创出年内新低,千股跌停重现江湖。金融去杠杆、经济调结构、企业债务危机等都在为A股进入“2”时代“背锅”。
如果仅仅把市场从“3”退“2”看作是市场非理性的宣泄,那么A股中90%的公司估值仍然偏高该作何解释?市场的上涨下跌,核心逻辑是估值回归,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 个股,本来就属于“2”时代。
而那些基本面健康、估值低的个股,在本周绿多红少的市场中依然表现抢眼,比如率先翻红的钢铁股、煤炭股以及表现坚挺的银行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监管和资金偏好都在向价值投资靠拢。如果当下的' 股票 被套,就要分析被套股票 的' 业绩能否支撑起未来估值的回归。
如果趁市场大跌选股,此时正该贪婪。因为“2”时代带来的是未来收益格局重塑的战略性机会。
当然,贪婪的前提是优秀的基本面。就像估值和业绩都迎来最佳配置机会的银行,虽然整个行业迎来向上的拐点,但只有那些具备零售基因、科技基因和精细化管理基因的优质银行,才更值得贪婪。
此外,投资者还要明白一个最朴素的常识。在“2”时代,以一个合理甚至较低的估值买入优质的资产时,除了贪婪外还少不了耐心。因为确定性的机会也需要以时间成本换取估值的提升,这样才会达到资本的保值增值,才能获得不菲的回报。
本刊编辑部
2018年6月23日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