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成催债的了,上市公司质押我们这的' 股票 已经低' target='_blank' >于平仓线了,现在还差200多万需要补充的抵押物或' 保证金,但上市公司实在拿不出这点钱了,留下一句:你们看着办吧。哎!现在真成了烫手山芋了。”这是我一个' 券商朋友的感慨。
自2015年6月以来的这轮熊市,已经走了三年,指数已经腰斩,何时见底众说纷纭,今天我们不猜底在哪儿,我们只分析现在所面临的形势和潜在的危机。
昨天一则信息吓到我了,国资“接盘”市值已超千亿,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后面的还有多少,无法估算,但这已经在传递一个严峻的信号,很多上市公司可能要易主了,而这背后,最受伤的毫无疑问将是中小投资者。
上市公司易主,董事长“被迫”离职
自今年6月份之后,' 沪指便跌破了3000点,并快速向2638点前期低点靠拢。众多中小市值' 个股下跌得尤为惨烈,虽然上证没跌破2638点,但深成指,中小创均创出2016年熔断新低。而在这一波下跌中不断传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 质押爆仓危机。此时能给上市公司接盘的就是国资了。接盘被看做国资获得很好的趁低收购的机会,这也在市场上引起遐想,但福兮祸依,这烫手的山芋真的好吃吗?在笔者看来,还真未必。
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变化,导致大量上市公司董事长“被迫”离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50个董事长离职,而根据现有股权质押比例和超过平仓线的企业数量,预计未来两年内仍将有超千位董事长 “被迫”离职,这个数量超过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
其实,自2015年股灾以来的三年时间,已有近2000名上市公司董事长离职,超过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在笔者看来,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因为一个公司经营的好与坏显然和管理层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股权的易主和管理层的更迭给企业的持续性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形成了威胁,投资变得更加具有危险性。
国资接盘并非良策,上市公司仍需积极“自救”
在当前经济上供给侧改革、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下,企业投融资相较以往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但面对股权质押危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上市公司拿出诚意来树立市场信心,如管理层可以增持和回购股份,而不是弃之不管,叫国资和众多中小股东买单。
从市场表现来看,部分上市公司显然已经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如随着股指进一步走弱,聚灿光电、北讯集团、' 印纪传媒(' 002143,' 股吧)、' 贵人鸟(' 603555,' 股吧)在内的多家公司部分重要股东质押股份接近甚至已经触及平仓线,由此引发股价断崖式下跌。在笔者看来,这明显是弃盘行为。当然有些上市公司的“弃盘”有点无奈,因为经营困难让上市公司已没有流动资金来补充质押,只能眼睁睁看着爆仓而失去企业所有权。而有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则早已通过质押股权套现走人,显然已经对企业经营失去了信心。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不禁思考,虽然国资充当了部分上市公司的接盘侠,但真的能使股权易主的企业经营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吗?上市公司股权易主后,许多现实问题也将迎面而来。往大了说,企业因为控股股东变更而导致经营的衰败,或将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行业的兴衰。同时,对于确实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创业者,本想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但大环境发生变化了,几十年的积累在被强平时面临灰飞烟灭的结局,他们的未来该如何?还能再站起来吗?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熊市背景下,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去识别哪些是真的上市公司质押股权是出于融资的需要,哪些是为了套现走人,以防被“误伤”。而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当前熊市周期或延长,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化解股权质押的风险,避免因控股权易主而导致的公司持续发展出现问题。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