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国财政部在香港顺利发行30亿美元无评级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15亿美元,票面利率为3.25%;10年期10亿美元,票面利率为3.50%;30年期5亿美元,票面利率为4.00%。此次发行吸引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及货币管理当局、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保险公司、'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数百家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获得大规模的基石订单,总认购规模超过130亿美元,认购倍数超4.3倍。
这次债券发行的主要特点有四:
第一、成本低。融资成本低到与' 美国一些实力最强的公司相当,如苹果公司、微软等公司等。中国15亿美元的5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为3.33%,仅比美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高出0.3个百分点;中国以3.63%的收益率发售了10亿美元的10年期债券,而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3.18%;中国5亿美元的3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为4.055%,比3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高出0.7个百分点。中国主权债与美国国债的息差缩小到如此接近的地步,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
第二、期限长。再现30年期美元国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主权债在发行期限上增加了30年期债券。在此之前,只有在1997年曾发行过一次规模为1亿美元的30年期美元国债。
第三、无评级。突出特征是越过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而直接询价市场,2017年,穆迪和标普先后下调中国信用评级,这些国际评级机构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和惯性思维开展主权信用评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增长模式、体制范式等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偏差,对中国经济良好基本面和发展潜力存在误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此前,大量中资企业海外融资举债不得不完全依赖于标普穆迪等评级机构的评级,看别人的脸色,受制于人。
第四、受追捧。在全球市场遭遇重挫之际,中国“逆势而上”,在疲软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顺利发行美元债券表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偿债能力充满信心,彰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健康发展的判断,显示中国经济对国际投资者的强大吸引力,表明市场对中国债券的需求十分旺盛。
基于上述分析,释放的信号至少有四个方面:
一是人民币汇率稳健。此次是在美国挑起国际贸易摩擦、全球市场动荡、大量资本从' 新兴市场撤出的背景下发行的。当前,人民币汇率虽有所变动,但相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变动幅度相对较低,表现依旧较为稳健。
二是新的融资范式。此次发行表明,中国机构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轻易地进行美元融资。提供了建立中资离岸债券定价的新范式,为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提供重要的定价参考,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
三是风向标。此次成功发行对冲抵消了全球市场暴跌的惨淡气氛。国际投资者也为中国主权债券给出了最高的定价,“用资金投票”是对中国经济的最好支持,彰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健康稳健发展的信心。
四是手中有王牌。中国政府目前是美国外债的最大持有者。国际社会已经注意到,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中国政府正陆续减持美债。 近日,《纽约时报》文章披露了美国经济学家与投资者在美中贸易战中最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即中国一旦疯狂抛售所持有美国债券,将犹如经济核弹,因此它通常被成为“核选项”。中国不可能一方面长期持有较低收益的美国债券,而另一方面发行成本相对较高的债券,如何权衡?都懂得!况且,除了所谓的“核选项”,中国手中还有不少王牌,借用一句名言: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历史的启示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是中美国关系唯一正确的选择。可以预计,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并且直接影响着全球发展及稳定。影响全球发展及稳定,简而言之就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中美双方应当顺应潮流,不断加深相互了解,妥善管控分歧,探索新形势下两国相处之道。
(责任编辑:王刚 HF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