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知名' 券商首席分析师摈弃分歧、一致看多。
从昨天在朋友圈广泛流行的一份分析报告说起。
一、首席一致看多
海通首席姜超在“海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293期”中说到:
我们要对中国未来有信心。
姜超团队引用近期在' target='_blank' >加拿大考察的经历来论述,为什么中国经济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努力,勤劳,工作时间长,“天道酬勤”,中国也一定会比欧美等懒散的发达国家更加富有。香港社会巨大的物质财富就是和工作时间长有密切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姜超认为,中国房价下跌的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代表良好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资源的一线城市,没有什么泡沫。但是姜超也说,跌30%是极致。
图片来源:网络
服务业、医疗、企业年金等都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产业。加拿大的财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资本市场的收益。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关于宏观政策的建议,姜超团队认为货币稳健中性以及减税一定会制造股债双牛。而当前的政策也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因此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应当充满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早,交银首席洪灏发表的宏观报告,也坚定地认为当下处于市场底部,未来利好会持续增多。交银洪灏一直以客观理性和风格别具一格见称。
图片来源:网络
二、首席的纷争
在今年11月集中看多之前,各券商首席经历了分歧和争吵。
自去年年底以来,各路首席经济学家对宏观走势的看法,经历了“积极-负面-积极”的转换。2017年底各家一致看“慢牛”、“政策牛”、“盈利牛”的盛况犹在眼前。
行情,可以走多远? src="http://i1.hexun.com/2018-11-19/195249221.jpg" height=109 data-w="733" data-type="png">
图片来源:以上图片来自《Wind2018年券商投资策略汇编》的内容整理
……
到了今年中期,随着内外环境变化,首席们开始出现分歧。
年中,安信首席高善文针对去杠杆过猛,提出“蒙古大夫做手术不打麻药,病人喊疼就把嘴堵上”,' target='_blank' >高博认为,去杠杆的过程中不应实施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会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困境、乃至破产倒闭。
其实“去杠杆后期需要货币宽松”并不是高善文自创,而是出自人类去杠杆大师——达里奥(Ray Dalio)的著作《论去杠杆》。此人曾是桥水基金主席,创始人,近来全身心把自己打造成网红,开始写书卖书。去年底大家一致看多的时候,Dalio的那部《原则》,中国金融界几乎人手一册。而达里奥亲自来北京签名售书,圈粉行动不亦乐乎。
今年10月份,随着中国去杠杆差不多了,Dalio又出了一部《债务循环》的大作,可谓应景。这本书,金融界懂英文都看得滚瓜烂熟了,相信不久中译本即将面世。
达里奥转身拂袖,深藏功名。留下千古之辩
这一论题,就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们辩了6个月,直到高潮期间央行和财政部也加入进来。
先是天风' target='_blank' >刘煜辉怼高博,亲切地称高博为“筒子”,满满的湖南乡音。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真名叫做《改革的问题,锅却让去杠杆背着》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去网上搜,这篇文章绝对根正苗红,一百年也不会删。
两虎相争,旁边围观的英雄已摩拳擦掌。随后姜超也加入进来,声援刘煜辉。而' 中金梁红则支持高善文。一时间难分胜负。一招一式都是晦涩艰深的经济学理论,我们也只好在这儿“外行看热闹”了。
看热闹不怕事大,果然,没过多久,“事态严重了”。央妈和财爸也加入进来。
去杠杆已经进入下半场,这毫无疑问。但接下来究竟是货币政策发力,还是财政政策发力?于是有了“央财之争”。
当然,到了今天,我们发现其实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中国的分野已经越来越不明晰。财政是政府行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表现为政府举债增加。而货币政策是央行行为,主要控制经济体货币发行和流通量来进行调节。但是近代,特别是2008之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往往难以区分,第一,政府举债谁来买?往往需要央行提供流动性。第二,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往往都是以国债作为标的。因此这争论争下来,发现还是没个头绪。
所以干脆不争了,买买买吧。8月份,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已经开始买买买了。银行钱从哪来,MLF送来的廉价优质流动性。而地方政府债,几个月前还说着不兜底,现在政府只不过躲在银行后面,派银行出来兜底。
8月间,有篇文章叫做《里根之后,天下无神》。供给侧改革的真谛,此时终于悟到。
左手创造需求,右手创造供给。一方面财政大举支出,另一方面货币开动印刷厂提供流动性。
财政与货币本是一家,何必要分得那么泾渭。正是九阴九阳,倚天屠龙,剑宗气宗,争了百年何用。真的高手,可以凭空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左右互搏,方圆之间,天地已定。
争论至此,可以休矣。
三、首席发言要审慎
但可巧的是,10月份,市场倏忽间大幅下跌,触发股权质押风险。正如那句老话,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每次下跌,都是提供政策利好的时机。就如同2015年7月的“救市”,这次也不例外。
市场跌到底部,政策利好频出,大家当然要看多。为了股市这不听话的小怪,刘主席真是费尽了心思。先跟股民开会,然后再跟首席经济学家开会,市场这么好、政策这么好,一波行情也就应声而起。
这不,半个月间,券商、质押股、壳资源、高送转,已经开始轮番炒作、如火如荼了。
而为进一步发挥好首席经济学家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维护行业声誉,近日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签署自律倡议。全体首席表示将遵守《证券法》等规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爱惜在行业形成的良好声誉,客观、专业、审慎发表研究观点,积极传递正能量;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引导市场预期贡献积极力量。
巧合的是,这段时间,所有人都一致看好中国股市和经济了。先前的争论也没有了,因为大家都有正能量。
姜博的文章最后,开放了评论区,供读者发表自己的看法。遗憾的是,有些读者看起来并不买账。其实,姜超的观点并无多少偏移,如果仔细看他的报告就知道,他所指的股债双牛之路,建立在收缩货币、减税降费的政策之上。这与他以前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改了个标题。
图片来源:网络
曾记否,' 中国资本市场最早的首席——' target='_blank' >许小年老师的“千点论”震惊市场;高善文初到光大,即展露锋芒,夺得新财富第一,写出《在周期的拐点上:从' 数据看中国经济的波动》;姜超凭勤奋和操守出道,无论是宏观还是固收都可圈可点;而任泽平,特点是直白、口号式的文章标题,以“5000点不是梦”成为网红。当年,安信首席策略' target='_blank' >程定华的一个饭局就成为市场焦点。
而现在,人们记得更多的是中国股市的低迷、新财富饭局的花边,券商' 研究所也进入了徘徊期,首席的名声,也在被市场怀疑。
首席一致看好的市场,能够走多远?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REVIEW往期回顾熊市下半场,券商与股民的“活下去”人生几回伤往事 —— 朱镕基整顿' 银行业银隆上演宫斗剧,' target='_blank' >董明珠造车会成功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target='_blank' >王雅媛港股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