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网2月13日讯——北京时间周三(2月13日)亚市午后,美元指数承压于96.60水平附近。近期表现强势的美元遭受打击,美元自1月30日以来首次下跌。北京时间周三晚间,投资者将迎来美国CPI数据。考虑到该数据对于美联储政策的重要性,预计数据出炉后市场将出现明显波动。若美国CPI数据不及预期,美元可能会再度受到打击。
聚焦晚间美国CPI
北京时间周三21:30,美国将公布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这将是日内最重磅的数据,预计将引发市场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即将出炉的数据可能表明美国通胀出现降温,这将有助于证明美联储在加息周期中暂停的合理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个月表示,在他看来,通胀是进一步加息必要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交易员需要特别关注周三发布的最新CPI数据。
彭博撰文称,考虑到交易员现在倾向于认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是降息,CPI数据可能引发动荡。
外媒调查显示,美国12月整体CPI年率料上升1.5%,上月为增长1.9%。若果真如此,这将创下两年来最低水平。调查并显示,美国12月核心CPI年率料上升2.1%,上月为增长2.2%。
美国CPI年率和核心CPI年率走势
分析师表示,随着通胀率保持在低位,美联储可能会保持耐心。
1月30月,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正式转变政策立场,承诺对进一步升息保持耐心,这是美联储自2015年开始的紧缩周期可能已经结束的最清晰信号。
与12月的表态相比,美联储1月会后发表的声明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莫过于取消了“进一步逐渐加息”的措辞,并强调在未来道路上会“保持耐心”。
FOMC在声明中删除“一些进一步的逐步加息”的说法,为下一步利率行动既可能是上调也可能是下调打开了大门,理由是“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及通胀压力温和。”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美国利率策略主管Subadra Rajappa表示,如果数据表现疲弱,人们会消化更加鸽派的美联储立场。
摩根大通(JPMorgan)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劳工部对于居民通信价格计算方法的调整(本周的1月份报告中开始)可能给CPI带来下行压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综投财经(touzirumen)学习投资理财,获取每日黄金白银原油行情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