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6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6166,为连续第八天下调,较上日调降206点,中间价贬值至2017年12月13日以来最低。上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960,16:30官方收盘报6.6250,创去年11月21日以来新低,连跌六日。23:30收盘报6.6258。 过去两周,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心和对中美贸易战的焦虑使得人民币累计下跌了3.4%,在新兴市初币中仅比韩元略强。
对此,接受彭博调查的18位交易员和分析师中多数人表示,一旦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接近6.7,决策者将采取行动来减缓跌势。人民币当前汇率距离6.7还有大约1%的距离。
受访的交易员和分析师们表示,为了防止跌破6.7,中国可以采用一些工具。决策者可能继续提高中间价,收紧银行间流动性,或加强资本控制。一些受访者还指出了直接干预的可能性。 除非人气有显著改善 这可能给债市和股市带来资金流入,否则人民币仍将承受压力, 星展香港的财资和市场董事总经理Tommy Ong表示。不过,虽然中国的干预可能会引发短线反弹,但Ong预计人民币今年仍将继续下滑。
人民币此轮下跌已经助长了新兴市场的下跌浪潮,随着人气恶化,印度、南非等国货币纷纷下滑。中美之间持续贸易摩擦的前景导致发展中国家资产有可能录得2015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受访者对人民币长期展望存在分歧:例如,北德意志州银行经济学家Stefan Grosse预计人民币未来三个月跌至7,而北欧联合银行首席分析师庄媛则预计人民币反弹,到2018年底升至6.5。
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中美贸易问题、美元走势。渣打亚洲外汇策略师张敬勤:当局可能会防止CFETS人民币指数跌破95。星展的Ong则表示,由于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综投财经(touzirumen)学习投资理财,获取每日黄金白银原油价格及外汇行情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