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局势持续紧张,美军导弹驱逐舰麦凯恩号经已驶入中国控制的美济礁12海里範围。美股及港股应声急挫,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周四跌204点,报21844点,跌穿22000点水平。港股亦连跌两天,一口气跌穿10天及20天移动平均线,上周五报笔时指数更一度跌穿27000点水平。究竟此时此刻投资者应如何部署?
在投资市场上,笔者是一个既胆小(选股以稳健为主,甚少沾手二、三线股)又好息(偏好股息高的股份)的一位股民。但是每当遇上大跌市甚或股灾时,都不会轻言沽货离场,因为笔者所拣选的股份,都是一些优质的大蓝筹(当然纯属个人主观看法,各人有不同的选股準则),只要公司的基本因素不变,笔者就不会随意沽出。例如,滙丰控股(00005)的业绩亮丽,派息稳定又有回购,亚太区局势的紧张,并未对上述的基本面做成结构性的改变,故笔者会选择继续持有。反之,即使是大牛市,但若然公司政策改变,或业务出现结构转型,笔者则选择沽货离场。
事实上,市场上还有很多优质的股份,例如股本回报率基本上每年都有增长的舜宇光学(02382);死不派息,而业务已在谷底反弹的渣打集团(02888);保险业务增长强劲的友邦保险(01299);集运输及地产业务于一身,兼派特别股息的港铁(00066);业务稳健、股息高及大到不能倒下的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01398)、中国农业银行(01288)、中国银行(03988)及中国建设银行(00939)等等,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决定沽货与否,都应该是基于业务的基本因素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坐得住整个升浪(当然短炒则是另一回事)。或许遇上跌市时,有投资者认为可先沽出手上股份,然后在低位买回,这样便能避过股价的跌幅。这个方法并非不能,只是问题係什幺是低位?假如股价之后急速反弹又如何呢?要做到炒尽波幅,很讲求眼光和运气,眼见很多人不断买入卖出,最后的回报亦未必如长期持有的理想(只有收取佣金的最快乐)。
那跌市应如何应对,沽货又怕急弹,坐货又怕再跌?
这个问题,人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笔者个人会选择为手上的股份买保险,即买入看淡的衍生工具,若然正股持续下跌或急跌,看淡的衍生工具则会上升,以其利润低销正股的损失。至于「保险费」多少或Delta(对沖值)多少则因人而异。这个做法有两好处,第一,因已为正股买保险,即使大市或手上股份再下跌,心理压力亦不会太大。第二,不怕后市突然转向反弹而失去了手上的股份。
另一方面,这个方法的坏处是,损失了所有的「保险费」,若然买入的衍生工具最终变成废纸,这亦表示阁下手上的正股并无出现急跌,那相对而言,「保险费」已是在这次跌市中最低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