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周五(2月15日)中国央行最新出炉了一份2019年1月金融数据,这份数据可谓是在2019年开了一个好头:2019年1月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北京时间周五(2月15日)中国央行最新出炉了一份2019年1月金融数据,这份数据可谓是在2019年开了一个好头:2019年1月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下单月新高。
信贷单月增量创历史新高 专家:不宜过度关注单月数据具体来看,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6969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58万亿元。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当天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总体看,1月份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和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央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存在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综合运用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等措施,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货币政策传导也出现了边际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央行.jpg"/>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1、2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其实回顾历史数据,不难发现,1月新增信贷一般较高。对2009年至2018年间十年各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求均值,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值为16,089.90亿元,远高于其余各月,将这种现象称为1月信贷天量。
孙国锋: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化随着1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等1月金融数据集体走高,市场也可是关心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对此,孙国锋给予了否认。他表示,“稳健”是货币政策的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强调了货币政策要以稳为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既要有效实施逆周期调节,也要把握好度。
他还指出,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松,也不能紧。要根据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实现总量适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还要兼顾外部均衡,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
有机构人士认为,依据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降准降息仍可期。
针对降息的可能性,孙国峰表示,去年以来央行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
另一方面,孙国峰表示,还要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这个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从实际的效果,以及从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这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国际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阿雷亚萨在记者会上表示,加拉加斯希望能与俄罗斯和中国打...
10小时前国际
近日,以色列军方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炮火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6...
11小时前国际
澳洲联储降息的可能似乎在变得越来越大,澳大利亚甚至可能成为这一轮周期中...
12小时前国际
周一(5月6日),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茶叶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占...
12小时前国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军舰擅自进入中国南...
12小时前
国际 1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