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美国针对伊朗银行业和能源业的新制裁措施将会正式生效。在经过了180天的过渡期后,伊朗的噩梦即将化为现实。
按照特朗普政府最初的计划,针对伊朗的制裁将从11月5日起扩大到石油领域。届时,其石油将被禁止出口。在临近禁令生效之际,又有关于“制裁豁免”的消息传出。
今日据彭博社消息,美国据悉将在伊朗石油制裁中给予8个国家豁免权,包括日本、韩国、印度,使其能在11月5日禁令后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
制裁豁免只是暂时 终极目标依然是“零进口”听到“制裁豁免”一词,不由引人发问,既然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却又实施豁免制度,那么,这个制裁又有何用?而对于伊朗来说,如果是认为这是美国就此罢手的一个信号,那么就太天真了。
根据美国官员的说法,制裁豁免可能只是暂时的;美国希望这些伊朗石油的买家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量,但最终的目标依然是伊朗原油进口量降至零。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的目标仍然是遏制伊朗经济收入,寻求部分豁免是为了应对因进口持续削减而导致油价被推高。
石油1.jpg"/>
制裁也需要有制裁的艺术,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使对手折服,又不能破坏国际秩序太严重,否则大家都要怪你了。
具体来说,在这场对伊制裁上,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部分豁免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确保石油市场有足够的供应、以避免油价大幅飙升带来政治上的压力,同时也要确保伊朗政府无法从石油出口中赚取足够的收入,那样的话美国的制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
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发布了一系列制裁计划。而在制裁的过程中,特朗普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做法,这也是他难得聪明的一回。
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政府对不同行业给予了90-180天不等的对伊制裁宽限期,石油相关制裁的过渡期为180天,即自11月4日起恢复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并寻求其他国家亦减少对伊朗原油的进口。
并且,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于近日按惯例评估称,即使大幅削减伊朗石油购买,其他产油国依旧具备有效、充足的石油及石化制品供应。
据路透社统计,10月OPEC石油产出料增39万桶/日,至3331万桶/日,创2016年12月以来新高,OPEC+曾决定按照当年10月的产量为标准实施减产。10月OPEC石油减产协议执行率降至107%,低于9月的122%。阿联酋、利比亚、沙特实现增产,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供应下降明显。
石油经济命脉被封 伊朗真的大限将至?自2015年伊核协议以来,伊朗经济正是依靠石油出口起死回生,石油占出口的80%,总收入的60%。
而美国显然很明白石油对于伊朗的重要性,抓住石油就是抓住经济,美国抓住经济就是抓住总统鲁哈尼的痛处:伊朗国内青年失业率超过25%,每年还会有超100万青年加入劳动力市场,如果经济压力超出可控范围,鲁哈尼将面临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根据彭博社援引美国内部估计,在美国的制裁和施压下,美国已经设法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从每月270万桶减少到每月160万桶。
这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意义重大。早在2011年伊核协议签订之前,奥巴马就对伊朗实施过制裁。尽管当时奥巴马有欧盟的支持,还是花了三年时间才实现每日减少120万桶的伊朗原油供应。而现在,欧盟已经明确表态,抵制特朗普对伊朗制裁。
特朗普1.jpg"/>
自8月美国对伊朗制裁正式实施以来,几个月的外交努力无果,欧盟在最后一刻仍然不放弃与伊朗保持经贸联系的一丝希望。针对金融制裁,欧盟决定设立新的支付渠道——“特殊目的工具”(SPV),绕开SWIFT体系。
俄罗斯也不会错过扶植“敌人的敌人”的机会,携手伊朗共同提出使用加密货币结算规避美国金融监管。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最终伊朗的命运何去何从?美国又能否如愿以偿呢?
">国际
近日,土耳其成了美国和欧盟的“眼中钉,肉中刺”,起因是土耳其欲在地中海...
13分钟前">国际
承认“高估了军方支持”后,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当地时间6日似乎又...
58分钟前">国际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消息,俄罗斯RT电视台报道称, 美国国会研究处编...
1小时前">国际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阿雷亚萨在记者会上表示,加拉加斯希望能与俄罗斯和中国打...
15小时前">国际
近日,以色列军方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炮火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6...
16小时前">国际
澳洲联储降息的可能似乎在变得越来越大,澳大利亚甚至可能成为这一轮周期中...
17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