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民生固收李奇霖:金融数据回暖或不具备可持续性-债券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6月金融数据,6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  据央行数据测算,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28万亿元,预期10500亿元,前值9008亿元。截止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56万亿元。  此前,26家机构的预测,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0,500亿元人民币,也是较上月有所多增,原因有:半年末银行贷款冲动为银行信贷扩张创造了基础;PPP推动力度加大以及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6月金融数据,6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

  据央行数据测算,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28万亿元,预期10500亿元,前值9008亿元。截止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56万亿元。

  此前,26家机构的预测,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0,500亿元人民币,也是较上月有所多增,原因有:半年末银行贷款冲动为银行信贷扩张创造了基础;PPP推动力度加大以及央行近期的态度也有助于推升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

  上个月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008亿元,比2014年同期少增43亿元。信贷增量整体虽高出市场预期,但从结构上看却并不理想,票据占比进一步攀升,显示机构利用票据冲抵额度的现象仍在加剧;企业中长贷同、环比均为少增,与投资的低迷表现相应;相比而言,居民中长贷环比显著多增,5月(中长期)住户贷款增加2063亿,较上月增加了500亿受益于近期逐渐回暖的地产销售情况。

  5月份,M2同比增速10.8%,增速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预计源于PSL和外汇占款回升,一方面5月贸易顺差595亿美元,较上月继续回升,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强势资金外流减少。存款持续流入股市,住户存款减少4413万亿元,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94万亿元。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多1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87亿元。

  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22日时隔逾两年后重启降息以来,今年已三次降息降准,最近一次降息为6月28日,下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4.85%,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同日还对“三农”和小微贷款符合条件的城商行、股份行、外资行等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

  对此民生固收李奇霖认为金融数据的回暖可能不具备可持续性①6月新增社融1.89万亿(前值1.29万亿),余额增速11.6%(前值11.8%),环比回升但同比和余额继续放缓。分项来看,表内贷款较5月大幅上升5255亿,表外融资新增988亿,虽然除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有所反弹。城投发债标准放松和IPO加速,直接融资大幅加速至3663亿(前值2112亿)。总体来看,随着保存量在建工程推进和经济弱企稳,金融数据较为靓丽,货币政策也随之将进入一个短暂的静默期。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超预期,其中:居民短期信贷新增1704亿,可能与部分消费类信贷流入股市有关;居民中长期1704亿较,继续保持高增长,与销售持续转暖对应;非金融公司中长期贷款新增3176亿,一方面因稳增长集中推出,对中长期信贷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因保在建工程需求,将过去的期限较短的信贷置换为了中长期信贷;非金融公司短期贷款新增1858亿,票据融资新增3455亿,票据市场量升价跌,可能因企业短期补库存对短期限流动性需求增加所致。③6月M2增长11.8%,较5月继续反弹,从数据看,外汇占款对M2反弹贡献度不高,反弹的主因是新增人民币贷款高增长和净融资反弹,信用派生存款加速所致。④6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8万亿,新增量较大因信贷派生存款加速并叠加半年末考核因素,随着存贷比考核指标弱化,未来半年末存款季节性高增长现象将有缓解。⑤总体来看,房地产销售量价复苏,稳增长措施集中推出,企业短期补库存行为可能推动了金融数据的回暖。但从中期看,经济毕竟处于“基建托底+传统部门去产能+新增长点青黄不接”的状态,短的补库存周期不会持久,银行风险偏好不强与实体加杠杆意愿弱并存应是一个长期现象,金融数据很难出现一个季度以上的改善。在此背景下,下半年货币宽松不会转向,但对流动性的调控更多的转向长端和定向调控,主要通过降准、PSL和“扭曲操作”来实现,长债利率不宜过度悲观。

(责任编辑:HF025)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芬兰外长不支持新版希腊救助计划 称其为无用功-外汇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