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4月19日电(记者 姚友明 刘硕)“提醒吧怕他没面子,不说吧又担心他违法。”在发现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发假消息后,长春市民刘柳开始犹豫起来。实际上,自微信团队去年7月宣布用户数超过4亿之后,像刘柳这般“纠结”的用户已不在少数。
有人说微信朋友圈是个私密的“生活圈”,对待一些生活圈子里的“谣言”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专家则认为,微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社交圈子,其传播信息的能力不可小觑,应该保持警惕,避免微信成为网络谣言的“法外之地”。
“朋友圈”透支爱心与信任
“帮忙扩散,今天上午一个三岁多小女孩在长春怡馨家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了……” “某处的流浪狗亟待救援,请拨电话……”“某品牌手机新产品上市……转发有赠礼”“今天是某某诞辰日,为了朋友的安全,请转发……”这类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广为传播。北京市民姬培蕾说,她曾拨打过某个领养小动物热线,却听到电话里传来提示音为空号,这才感觉是被“忽悠”了。
在亲眼目睹过假消息“改头换面”在其他城市朋友的圈子中出现后,北京市民魏延慧突然有了想把转发这类消息的朋友拉进“黑名单”的冲动。“我不知道造谣人传这些消息到底意欲何为。但这种假消息充斥着朋友圈,明显透支了圈子的爱心与信任。我希望这种情况能有所改变。”
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长春、西安三座城市的数十位微信用户。大部分用户都明确表示他们在“朋友圈”里遇到过假消息,然而就算对待再明显不过的假消息,他们一般也以沉默应对,往往一看了之。“出于朋友面子,也不好意思指出假消息。”魏文鹏说。
微信“谣言”打击难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按理说,微信造谣、发布假新闻也肯定是违法。”陕西高新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文凯说,“然而尽管去年"两高"有《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实际上微信"谣言"却难以打击。”
刘柳表示,朋友圈里大多都是密友,为了一个自己有时候也不一定能证实的消息与朋友理论,可能引发冲突或不快。
张文凯则透露,因为微信朋友圈相对隐秘,各地相关部门很难第一时间准确监测到圈里传播的“假消息”。他指出,微信“谣言”首先涉及真实性的问题,其次即便是要进入司法程序,也还涉及相关部门自由裁量的问题。
“一般人对朋友圈里的信息都很难证实或者证伪,一般部门要搞清微信谣言的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张文凯说。
微信圈亟待“生态保护”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韩隽表示,微信圈是私人场域的公共语言空间,肯定要有约束。要想改善微信圈的“生态”环境,首先得依靠自律。韩隽认为,在朋友圈里发信息有关人品,必须以对亲戚、朋友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一个圈子里大多数朋友没有问题,那么即使偶尔有人发假消息,被及时更正的概率也很大。”她说。
此外张文凯也建议称,网民应该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增强自身鉴别假消息的能力,对于自己不能证实的信息不妄加评论、不凭空猜测,即使要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也最好根据事件的进程不断在追踪中对已有观点进行修正。
有微信用户建议,消灭谣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在一些重要事件中,如果媒体和相关机构能及时发布最新的详细信息占领高地,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微信上查阅、转发假消息。
也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净网行动”的延续,我国政府对虚拟空间的社会治理办法将逐步走向成熟。未来,微信朋友圈里也很可能出现类似于学术界《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那样的刊物。